原標題:渭源:升級地膜 護綠增收
今年以來,渭源縣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聚焦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重點領域,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與綠色農業發展深度融合,積極推廣加厚高強度地膜,通過“購三補一”與“以舊換新”雙向發力破解“白色污染”難題,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共贏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購三補一”降成本,科學用膜提效益
在渭源縣五竹鎮鹿鳴村千畝馬鈴薯產業核心示范基地,種植戶正操作機械搶抓農時覆膜,農機“吐”出的一條條地膜如黑色玉帶,覆蓋在田壟間,勾勒出一幅美麗的春耕畫卷。
“我們使用的加厚高強度地膜,質量好、韌性強、可回收,而且現在‘購三補一’政策非常劃算,節省了很多成本!”鹿鳴村馬鈴薯種植戶高旭東掐著指頭算起細賬,自費購買30卷地膜,獲政府獎補10卷,省下近千元。
今年,渭源縣投入576萬元專項資金,圍繞“科學用膜、高效回收”兩大核心,采購加厚高強度地膜480噸,以“購三補一”政策為抓手,在全縣16個鄉鎮推廣覆膜24.06萬畝,通過“真金白銀”激發農戶參與熱情,真正實現了“增產又減負”。
“加厚膜不僅保墑、增溫效果更好,回收也更方便。”五竹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任永陽介紹,該鎮結合千畝馬鈴薯基地、萬畝片帶建設,農戶自籌70.80噸、獎補23.6噸,完成鋪膜1.18萬畝,既提升了作物產量,又從源頭減少了殘留污染。
“以舊換新”添動能,變廢為寶惠民生
在會川鎮廢舊農膜回收點,農戶正將成捆舊膜用來兌換新膜。“用平時撿來的廢舊地膜來換新地膜,非常劃算,我總共交了4立方舊膜,換取了4卷新膜。”會川鎮和平村村民喬會議拿著換來的新膜高興地說。
渭源縣以“以舊換新”為突破口,構建“縣統籌、鄉管理、村落實”三級回收網絡,在16個鄉鎮設立20個固定回收點,行政村配套臨時堆放點,形成“群眾撿拾—村級收集—鄉鎮轉運”閉環鏈條。
為保障“以舊換新”工作順利推進,渭源縣安排專項資金144萬元,采購加厚高強度地膜120噸,通過1立方米舊膜換8公斤新膜,激發廣大群眾參與“以舊換新”,有效破解農田“白色污染”難題,構建起“回收即受益”的綠色閉環。
“通過‘縣統籌、鄉管理、村落實’三級回收網絡體系,廢舊農膜回收更高效。目前,全縣已回收廢舊農膜11800立方米,累計發放新地膜94.4噸。”渭源縣農村能源開發服務中心負責人牛啟隆介紹,“以舊換新”政策的推行,進一步激發了廣大群眾回收廢舊地膜的積極性,
讓舊膜變廢為寶,既增加了群眾收益,又美化了生態環境,實現了“資源循環、農戶減負、生態增效”三贏。
從田間到回收點,從政策補貼到群眾參與,渭源縣創新“政策引導+群眾參與+資源循環”工作機制,系統構建起地膜科學使用與回收處置體系,以“小地膜”為突破口,舊膜變“錢袋”,土地煥生機,一幅生態與經濟共贏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2025-04-28非遺活態傳承的特色樣本
- 2025-04-28在臨洮,處處看見馬家窯
- 2025-04-282025蘭馬跑者看過來 創造PB者將獲得三重嘉獎
- 2025-04-28蘭州新區中川·青云驛首屆露營美食季“五一”啟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