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亭市河西鎮藥材種植基地 張小兵/攝
素有“藥材之鄉”美譽的華亭市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正書寫著中醫中藥產業鏈的獨特篇章。從一株小小的中藥材出發,華亭市不僅為群眾鋪設了增收致富的道路,更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畫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走進華亭市,仿佛置身于一個巨大的中藥材寶庫。這里,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6萬畝,野生及人工種植中藥材種類多達261種,其中“華亭大黃”“華亭獨活”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更有川芎、黃芪等多種道地中藥材,被譽為“千年藥鄉”和“隴東藥庫”。
從“一株藥”到“一條鏈”的蛻變讓華亭的中藥材更出名。華亭市在中醫藥與中藥材產業鏈的發展上,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新穎的道路。從最初的單純種植,到如今的全產業鏈布局,華亭市通過“企社農”齊抓、“種加銷”一體、“醫養游”融合等模式,實現了中藥材產業的全面升級。在種植環節,華亭市依托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和良種選育基地,推廣綠色標準化種植技術,提高中藥材的品質和產量。同時,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確保中藥材的穩定供應和農戶的收益增長。
“開始今年種了獨活50畝,冬花70畝,獨活投資一畝地大概就是2000多到3000塊,和去年的價錢相比,算下來一畝地就能盈利3000塊錢,純利潤應該就能達30多萬,預計到十月中旬或十月下旬就能采收。”華亭金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彥杰介紹說。

華亭市藥農正在加工藥材 張小兵/攝
在加工環節,華亭市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堅持從“鏈”上發力,推動中藥材的精深加工和產品開發,把中藥材品種“蝶變”為一條產業鏈。走進青松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新康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車間,濃郁的藥香味撲鼻而來,領料、揀選、凈制、切制、炮制......在工人們的忙碌之下,每一種中藥材經過切片后在不同的生產線上被炮制成各類中藥飲片,實現了從“藥材”變“藥品”的蛻變,讓我市中藥材的特色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品牌優勢,全產業鏈賦能“中醫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松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位于華亭市馬峽鎮蔣莊村,是華亭市一家兼中藥材種植、采購、中藥飲片加工及銷售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目前有獨活、大黃、木香、黃芪等300多個品種,年產值達3000余萬元,吸納帶動周邊500多名群眾靈活就業。”華亭市青松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廠長杜紅麗介紹說,“公司將繼續憑借甘肅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立足于中醫藥產業,在進一步確保中藥飲片產業不斷做實做細做精的同時,積極投身于藥食同源產品生產加工線建設中,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以‘產品新穎’品質優良’力發展特點,立足于雄厚的根基之上,一如既往地執著于打造品牌企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華亭藥農正在晾曬藥材 張小兵/攝
讓中醫中藥產業走上成“財”之路,成為生“財”之道。近年來,華亭市堅持以“建設隴東中醫藥產業集群發展示范基地”為目標,加快推動中醫藥組織鏈、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五鏈融合”發展,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拓展精深加工,提升市場競爭力、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全力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同時,充分發揮“中國大黃城”鏈主企業作用,推動產業健康發展、農民致富增收,實現中藥材產業由搖籃到基地、由作坊到工廠、由商品到精品,由做大到做強的全鏈條發展。
據華亭市中藥材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祝小強介紹,2024年,華亭市中藥材產業堅持道地藥材道地化原則,以推進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為目標,按照做優中藥材育種育苗、做大標準化規范化綠色藥源基地的導向,發揮資源優勢,優化區域布局,創新服務機制,建成了千畝綠色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3個、500畝綠色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3個、百畝中藥材試驗示范基地2個,輻射帶動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萬畝,預計中藥材年產量達到2.22萬噸,產值3.42億元。
華亭市以其獨特的中醫中藥產業鏈發展模式,為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這片藥香滿園的土地將繼續書寫著屬于中醫藥產業的輝煌篇章。
通訊員 張小兵 馬斯夢茹
- 2024-10-09【甘快看】肖勝利:傳承與創新是企業穩步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 2024-10-05破浪暢游金城貌 乘艇爽追大河風 國慶假期金城關·黃河古渡景區水上游受青睞
- 2024-10-05文旅消費多點開花 假日經濟熱力十足 蘭州市國慶假期各大商圈人氣火爆
- 2024-10-05甘肅臨夏州隊獲得2024年“村BA”球王爭霸賽亞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