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呼女兒們吃晚飯、服用藥物后,張小娃擦干手上的水漬坐下,這是她一天中難得的清閑時刻。拿起手機,打開“海惠幫”醫療救助平臺,張小娃算了下,女兒們目前已收到多層次醫療救助總額33萬余元。
張小娃是海南省海口市靈山鎮的居民,家中有一對患有地中海貧血的雙胞胎女兒。自2013年起,她和丈夫一直在為女兒們尋醫問藥,長期用藥、定期輸血、造血干細胞移植……不菲的醫療費用讓這個靠打零工賺錢的家庭很快掏空了家底。2023年年初,張小娃從村干部那里得知可以申請醫療救助救急,夫妻倆開始著手準備。
初次申請時的細節,張小娃記憶猶新:“光是準備材料就讓人頭大,貧困證明、診斷證明、住院發票……事先需要什么材料我們都不了解,都是到窗口現問。一旦缺項少項就弄不成,只能在不同部門之間折返跑補辦。”
2023年4月,海南省紅十字會地中海貧血兒童救助基金終于申請下來,但女兒們的花銷還在繼續,家里的經濟情況依舊拮據,夫妻倆繼續申請民政臨時救助資金。“同樣的證明材料,同樣的流程還要再來一遍。”張小娃說,他們一邊照顧做完移植手術的女兒,一邊忙著申請救助金。
時隔3個多月,16560元的民政臨時救助款打進張小娃的賬戶,看到到賬提醒,“瞬間松了口氣,可算盼來了。”張小娃說。
救急救命的申請材料能不能精簡一些?審核審批的流程時效能不能加快一點?張小娃的期盼,同樣是很多病患家庭的心聲。2023年,海南省紀委監委啟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整治以來,駐省衛生健康委紀檢監察組便將推動多層次醫療救助政策落實落地作為重點監督內容。“在醫療保障體系中,醫療救助作為兜底保障的關鍵一環,對低保戶、五保戶等困難群眾意義重大。我們在監督調研中發現,和張小娃家庭一樣,很多困難群眾對政策不知悉,弄不懂哪些救助該去找哪些部門。”駐省衛生健康委紀檢監察組一級調研員徐發軍告訴記者。
近年來,海南省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慈善醫療救助和社會互助等制度機制,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也存在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和社會幫扶之間銜接不夠緊密,救助資源和救助需求對接難,救助對象識別認定渠道不暢通,救助申請不夠便利等堵點淤點。”徐發軍介紹,這些問題影響了多層次醫療救助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為讓更多困難群眾享受到政策紅利,擴大多層次醫療救助疊加效應,駐省衛生健康委紀檢監察組會同省醫保局和省衛生健康委深入基層走訪調研,每周調度會商、全程跟進督辦,督促省醫保局牽頭聯合17家關聯單位,建立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層次醫療救助機制和市縣多層次醫療救助聯席會議制度,“海惠幫”醫療救助平臺也于2023年8月上線。
2023年秋天的一個上午,張小娃接到了婦聯部門的電話,電話那頭工作人員告訴她,她兩個女兒還有救助款項可以申請。在工作人員的電話指導下,她登錄“海惠幫”醫療救助平臺,填寫個人基本信息、上傳最新病情診斷證明材料、醫療發票……張小娃就坐在自家的床頭,把信息“一股腦兒”填進去,點擊提交后,系統隨即顯示填報成功。
“只用手機操作就填好了?!”張小娃心里還不踏實,待她仔細確認平臺顯示救助進度為“待醫保中心審核”后,這才放心下來。
“在以前,患者申請醫療救助需要往返多部門并進行多次填報,過程十分漫長。”海南省醫療保障局待遇處四級調研員陳鵬告訴記者,如今,平臺打通疾病應急救助、臨時救助、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工會職工醫療互助等9個業務專網,開通紅十字醫療救助籌款、慈善醫療救助籌款等綠色通道,患者只需網上一次填報申請,救助部門之間便可共享材料,聯動救助。同時,省醫保局運用全省醫保信息系統開展動態監測,精準抓取因病支出型困難群眾醫療費用報銷數據信息,及時向民政、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推送辦理、開展定向救助,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一次填寫申報后,張小娃陸續收到了省婦聯的“中國海油暖心工程項目”救助、省慈善總會的“海惠幫”公益資金等。如今,女兒們病情穩定,張小娃家的日子恢復了平靜,多層次醫療救助就像一雙無形的大手托舉著這個曾風雨飄搖的家。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已有2410人通過“海惠幫”平臺申請獲得多層次醫療救助,救助金額達4829萬余元。(記者 文子玉 自海南海口報道)
- 2025-07-08堅持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進一步落實到位① 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一條重要經驗
- 2025-07-03駐省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強化指導推動紀檢監察工作提質增效
- 2025-07-03江蘇無錫把監督融入國企治理 既保國資安全又促健康發展
- 2025-07-03聚焦設施重建、資金使用、干部作風等全程跟進監督 災后重建煥新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