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里沒有橫流的污水、亂飛的蒼蠅,到處干干凈凈的,花園也有花園樣子了,停車位劃得明明白白,不用成天為搶車位吵架……”說起小區的變化,定西市臨洮縣安廬花園居民王雄感慨不已。
這個2002年建成的老小區,曾因綠化荒廢、垃圾堆積、車輛亂停、治安混亂等問題成了典型的“臟亂差”小區,如今在國企物業的接管下,變身居民“幸福家”。
依托條塊結合打通縣、鄉、社區三級聯動,動員國企兜底保障居民享受政府公共服務,推行片區協作讓優質物業以強帶弱,組建物管會、業委會推動業主自治……這是臨洮縣聚力物業整治交出的民生答卷。
臨洮縣全縣有65個無物業小區。老舊小區維護成本高,私營企業不愿接手,居民生活質量怎么保障?
臨洮縣錨定問題,以“整治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侵占業主公共收益”等群眾身邊具體實事為抓手,聚焦物業規范管理,組建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專班,縣紀委監委分管副書記任組長的監督專責組,形成黨委推動、政府主抓、紀委監督、合力攻堅的良好格局。
為解決類似安廬花園這種“老大難”問題,工作專班動員縣水投、城投旗下的國有物業公司扛起大旗:樂水物業接管12個老舊小區,城市生活服務公司接手3個,興城物業通過公開選聘進駐3個……
“原來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自行車棚就是垃圾場,花園里的雜草比人還高。”2024年7月,入駐安廬花園第一天就給臨洮興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琴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困難很大,但我們作為國有物業公司,不只追求經濟效益,還要追求惠及群眾的社會效益,體現我們的政治擔當。”
為此,興城物業拿出了“鐵手腕”,專門來啃這塊“硬骨頭”。不到一個月,花園翻新、路面改造全部完成;攝像頭、樓梯扶手陸續安裝,80個停車位規范劃定,進出口分流設計讓居民徹底告別“上班進不來、下班出不去”的窘境。
國企入駐,帶來硬件提升的同時,更讓居民真切感受到“家”的溫度。
“房屋漏水修好了,單元門有了門鎖,樓道里裝了感應燈,小區有門衛、24小時監控、電瓶車充電樁……”談起小區的變化,南槐巷社區九電小區居民周毓林很滿意,“安全又舒心,跟新小區沒區別。”
曾幾何時,這個始建于1998年的老小區也因管網維護成本高、無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而成了“老大難”。
針對九電小區這類物業公司進駐程序不規范的惡性循環,在工作專班牽頭協調和監督專責組督促推進下,城區內的大體量小區單獨成立、單體樓聯合成立了物業管理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
“物管會由社區的黨組織書記兼任主任,縣住建局包片干部任副主任,小區業主則推選出單元長、樓棟長,從中再選出物管會副主任或業委會,由他們共同入駐物業公司,監管公共收益使用情況,并對涉及小區屋頂維修、管網改造、電梯加裝等事項,發動業主共商共議、共同決策。”臨洮縣住建局黨組成員、“三供一業”服務中心主任師瑞升介紹,這樣的運行管理模式,促進了社區、業主、業委會(物管會)、物業公司四方良性互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管共治工作局面。
“九電小區屋頂漏水的修繕費用,用的就是停車位的公共收益。”南槐巷社區黨委書記楊娟娟說。該社區已在轄區21個住宅小區全覆蓋組建起物管會(業委會),多方共同參與監督,讓業主從被服務的“客人”變成共同管理的“主人”。
與九電小區不同,翠湖園小區住戶少,物業收費標準低,物業公司經營困難。對于這類小區,該縣以社區為單位,按照就近原則劃分片區,引進優質物業公司,采取以大帶小、以新帶舊、以強帶弱等“捆綁”服務模式,通過打通相鄰小區圍墻、重組物業用房和小區停車位等方式,對片區內老舊小區進行管理服務。
“負責聚鑫御園小區的天華物業,管理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水平較高,我們通過積極爭取,推動天華物業與片區內翠湖園和銀苑小區正在進行接管洽談。”西湖社區黨委書記白發民表示,還有6個舊小區也與片區內其他優質物業公司初步達成了接管意向。接下來,這些在老舊小區居住的群眾也將享受到更好的物業服務。
從安廬花園的“顏值煥新”到九電小區的“機制破局”,從國企物業的“民生兜底”到片區協作的“資源盤活”,臨洮正用一個個“新管家”的貼心服務,將老舊小區變成承載幸福的溫馨港灣。(供稿 張莉芳 喬天倩 編輯 張莉)
- 2025-06-30將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 2025-07-01堅定信念信心 闊步復興征程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零四周年
- 2025-07-01嘉峪關:“三抓三促”見實效 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14件
- 2025-07-01紀檢監察機關因黨而生為黨而戰 全力護航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對黨忠誠 不負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