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韓非子·喻老》:“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神醫扁鵲見到蔡桓公,站了一會兒,對蔡桓公說:“你有病,現在還在皮膚里,如果不治的話,恐怕會嚴重起來。”桓公說:“我沒有病。”扁鵲出來以后,桓公說:“醫生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然后就以為自己能治病。”
這是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的情景。十天后,扁鵲第二次見到蔡桓公,說他的病已經到肌肉里邊了,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第三次見到蔡桓公,說他的病已經到腸胃里邊了,蔡桓公聽了更不高興了。又過了十天,扁鵲第四次見到蔡桓公,但他什么也沒有說,轉身就走了。桓公覺得奇怪,就派人問扁鵲是怎么回事,扁鵲說:“病在皮膚里,用熱水敷幾回就好了;病在肌肉里,針灸幾次就好了;病在腸胃里,吃幾副湯藥就好了;病到骨髓里,他的命已經歸司命神管了,已經沒辦法了。”五天以后,蔡桓公全身疼痛,讓人去找扁鵲時,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不久,蔡桓公就死了。
蔡桓公剛得病的時候,自己可能還感覺不到。神醫扁鵲說他有病了,他卻不承認自己有病。不承認自己有病,也就不會讓扁鵲給他治病。結果小病拖成中病,中病拖成大病,大病終于要了他的命。后人即以“諱疾忌醫”為典,比喻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建議。清人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一三八則:“偶緣為善受累,遂無意為善,是因噎廢食也;明識有過當規,卻諱言有過,是諱疾忌醫也。”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矣。對待自己的錯誤,要像對待自己的疾病一樣:自己知道了,就不應該掩飾;別人指出來,就應該虛心接受。而且,知道了,接受了,還應該幡然悔過,痛改前非。“一個人難免要犯個錯誤,犯了錯誤,改了,仍然是個好同志。”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熏倒牛
分布:蘭州、定西、甘南、臨夏、白銀、平涼、武威、張掖
簡介:熏倒牛,一年生草本。花期7-8月,果期8-9月。全草藥用,主治熱性病、感冒發燒、小兒高燒驚厥,果實亦可藥用,具有清熱鎮痙、祛風解毒的功效。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04-25老馬識途 |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 2025-04-25《河山正氣:中國治水代表人物廉潔故事》
- 2025-04-24旁若無人 | 把別人不放在眼里,不是自信,而是心虛
- 2025-04-24儉者廉本 廉者行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