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人用人必須把好政治關,把是否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是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否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干部的第一標準。司馬光說“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
——《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論黨的自我革命》)
中國古人創(chuàng)造了多種歷史書寫的方式,比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北宋司馬光耗費十九年心力編纂的《資治通鑒》則是我國古代時間跨度最長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記載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資治通鑒》以“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著稱于世,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智慧、廉政思想。
在《資治通鑒》開篇,司馬光講述了三家分晉的故事。司馬光以智伯帥韓、魏攻趙而敗亡的例子,專門對德才辯證關系進行了闡述:“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這段話的大意是君子憑著自己的才能做好事,小人仗著自己的才能做壞事,一個人不能只有才能,更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有才無德者,只會造成禍患。治國之要,首在用人,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龋艜L和暢。
智伯,史稱智襄子,是春秋末期晉國執(zhí)政大臣。風云變幻的春秋末期,智伯在晉國的政治舞臺上,憑借著自身的智謀,在權力格局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晉國四卿之首,但是他缺乏仁德之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終因德不配位導致眾叛親離,被韓、魏、趙三家聯(lián)合消滅。因而,司馬光得出“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的結論。智氏亡而三晉分,三晉分而七國立,從此進入戰(zhàn)國時代。
戰(zhàn)國秦漢以來,史學家多把智伯看作是缺乏仁德、“極武而亡”的反面典型。西漢陸賈就認為“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淮南子》中指出:“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智伯侵地而滅”,“趙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滅;智伯不行仁義而務廣地,故亡其國”。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為國之本”。《周易》歷來被視為群經之首,《系辭下》就有“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的經典論述。《論語·子路》記載子路向老師請教為政之事,孔子教育子路要“正名”。在孔子看來,正名關系到禮樂、刑罰等,進而影響百姓是非善惡的價值標準和道德養(yǎng)成。這樣的觀點在后世經典中逐漸發(fā)展為德才兼?zhèn)洹⒌虏乓恢拢簿褪?ldquo;循名責實”。因為德厚者必重實,為政以實、不慕虛名才是真正做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有鑒于此,歷朝歷代在選人用人方面尤其注重德優(yōu)于才、德位相配,以便把真正德才兼?zhèn)涞娜瞬胚x出來、用起來。
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強調選人用人要堅持德才兼?zhèn)洌训路旁谑滓恢谩T缭?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zhèn)涞念I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中明確回答了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的問題:“共產黨是代表著現(xiàn)今人類社會中最光明的最進步的方面”,共產黨員的奮斗目標就是為了實現(xiàn)共產主義。共產黨員既然“要擔負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更須注意黨性鍛煉和修養(yǎng)。在任何情況下,一個共產黨員能否絕對地、無條件地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是考驗這個黨員是否忠于黨、忠于革命和共產主義事業(yè)的標準。不同歷史時期,對干部“德”的要求有著不同的內容,但核心要義沒有變。
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親自撰寫的“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斗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入黨誓詞,句句都是共產黨人政治覺悟的生動寫照。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根據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和干部隊伍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并強調“首先要革命化”。真正把那些政治上可靠、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這就更加鮮明地突出了德在干部標準中的優(yōu)先地位和主導作用。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們黨在百余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獨特優(yōu)勢。我們黨歷來重視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講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講黨性。對黨員干部來說,政治標準是第一標準。如果政治上不合格、不過硬、靠不住,其職務越高、平臺越大,給黨和人民事業(yè)造成的損害就越大,這樣的干部能力再強也不是我們黨需要的好干部。
德才兼?zhèn)洌娇爸厝巍|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選人用人新理念新要求,多次強調要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rdquo;,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講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講黨性,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在行動實踐上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實踐表明,一些黨員干部出問題往往不是出在工作能力上,大都是在政治上出了問題。把政治修養(yǎng)擺在黨性修養(yǎng)的首位,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秉持崇高的理想追求、堅定的政治信念、先進的思想覺悟、高尚的道德情操,對黨忠誠,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而奮斗。(作者:劉同華)
- 2025-03-06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 2025-03-06張掖:“查、改、治”一體發(fā)力 亮劍玉米制種領域“微腐敗”
- 2025-03-06做實基層監(jiān)督提升治理效能
- 2025-03-06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 寧縣鍛造紀檢監(jiān)察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