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即便有功勞,也不要自夸自傲。《道德經》中說:“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意思是,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勛,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自伐者”為何無功?一個做出點成績就喜歡自吹自擂的人,不僅會引發人們的反感,還會因為自高自滿的態度阻礙自己的前進。
孔子夸“孟之反不伐”:打仗敗了,孟之反主動走在最后掩護撤退??爝M城門時,他用鞭子抽打著馬說:“不是我敢殿后,是我的馬不肯快跑呀!”在歷史上,像孟之反這樣不居功自傲的人還有很多。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坦言,艱苦力學“吾不如李學中”,面對困難能屈能伸“吾不如路安卿”;即便狂傲不羈的詩仙李白,也曾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吾不如”表現出的自知和謙虛,彰顯出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氣量。任弼時同志功勛卓著,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虛心求教、勤勉工作,常把自己當作小學生,他也因此獲得了“黨和人民的駱駝”之美譽。托爾斯泰曾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計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值越小。
現實中,覺得自己做了一些事,喜好自我夸耀的人實屬不少。然而,有了功勞卻不停地炫耀,不但不能增益,反而會引起他人的質疑和反感,得不償失。比如,在單位里做出了一些成績,生怕別人不知道,四處向同事炫耀、向領導邀功,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成績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滿招損,謙受益。”謙虛是中國人最為看重、最為珍視的美德之一。“謙”不僅是內在的涵養和理性的約束,更是一個人清醒的認識和人生的智慧。居功自夸自傲,一則自高自滿的態度會阻礙自己前進,二則會受到旁人的鄙夷,三則招來不必要的禍害。“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不論從事什么工作,擔任何種職務,只有謙虛謹慎,才能保持不斷進取的精神狀態,才能增長更豐富的才干和知識。謙遜的品格不僅能使人看到自己的差距,還有吸引人、感召人的力量。不管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特別是取得成績后,更要時時警醒,千萬不能被成績沖昏了頭腦。“謙虛者多益,驕矜者易損”,這是古往今來人類的經驗之談。
“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境界越高的人,越是謙遜自省,從不矜夸本事,也不自恃成就。如何面對自己的功勞,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深思。黃旭華“甘做隱姓埋名人”,三十年“水下長征”無怨無悔,為國之重器奉獻畢生心血;張富清封存赫赫戰功,扎根人才匱乏的偏遠山區,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他們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在新征程上,我們面對的形勢和環境越來越復雜,絕不能因為取得成績就驕傲自滿,更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要始終葆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居安思危的清醒,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在謙遜低調、埋頭苦干中推動事業發展。
民間有句諺語:低頭的麥穗,昂頭的稗子。在征途上,當如低頭麥穗般虛懷若谷,埋頭苦干,做到居功不傲、勝而不驕,方能積小勝為大成。(陳軍)
- 2025-02-06增強以案促改促治實效
- 2025-02-05自欺欺人 自毀前程 重慶市渝北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原黨組書記、主任葉文峰嚴重違紀違法案剖析
- 2025-02-05利用職權幫助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如何定性
- 2025-01-23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與貪污罪辨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