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鷹”飛行表演隊組成鉆石隊形。本報記者 左翰嫡 攝

首次公開亮相的殲-20S戰斗機、殲-35A戰斗機(模型)。 本報記者 聶新鑫 攝

AG600M(模型)。本報記者 黃秋霞 攝

航展上展出的月球樣品。本報記者 聶新鑫 攝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于11月12日至17日在廣東珠海舉辦,備受矚目的殲-20S戰斗機等空天裝備揭開神秘面紗。11月10日、11日,記者走進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近距離感受國之重器的魅力。
超高拱形穹幕、AI形象講解員、多邊形不規則展臺……航展1號館內的一系列設置,令人仿佛置身科幻世界。據介紹,該展館以“逐夢新質時代 共創空天輝煌”為主題,以聚力打造新質戰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傳播新質文化力為主線。
展館中央位置,停放著一架1比2的殲-20S模型。作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遠程、重型、雙座、多用途隱身戰斗機,它不僅擁有優異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還具有突出的態勢感知、電子干擾和戰術指揮控制能力,以及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
在殲-20S一旁的,是同為在本次航展上首度亮相的新一代中型隱身多用途戰斗機殲-35A。“新一代戰機是當今航空實踐武器裝備的巔峰之作,能夠同時研制列裝兩型五代戰機的國家可謂鳳毛麟角。”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殲-35A是隱身與反隱身作戰體系的規模組成力量。該款機型采用總體/氣動/隱身一體化設計的單座、雙發、翼身融合、雙后掠外傾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式布局,以制空作戰為主,兼顧對面作戰。主要遂行奪取并保持制空權任務,打擊敵方三/四代戰斗機、地面/海上防空力量,攔截敵方戰斗機、轟炸機、巡航導彈等空中目標。兩架戰斗機模型“同框”的畫面,被觀展人員津津樂道。
在支援保障分展區,記者看到了被稱作“空中加油站”的運油-20A,這是一款由大型運輸機改裝而成的空中加油機,長47米,翼展45米,載油量超過100噸,這一數據在全球現役空中加油機中位于前列,可以為中國所有的主戰飛機空中加油。工作人員表示:“包括運油-20A在內的多種支援保障機型,可以為聯合作戰行動提供有利的戰場支撐和戰術壓制。”
“它能炫酷起飛,也能輕盈入水,自由穿梭于海天之間。”展廳入口處,一款擁有龐大身軀的AG600M飛機(AG600滅火型飛機)模型吸引了眾多目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自主立項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據介紹,AG600飛機按“水陸兩棲、一機多型、民軍兼顧、系列發展”的設計思想進行設計,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裝必要的設備和設施,以實現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客貨運輸等任務的需要。2023年10月27日,在湖北荊門,AG600M通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應急救援綜合實戰演練,展示了其在森林滅火方面優越的低空低速性能和高效的滅火效能,驗證了AG600M飛機已具備執行滅火任務的實戰應用能力,該機按照計劃將于今年完成適航取證,明年交付使用。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國產航空裝備融入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研究,深入開展國產航空裝備體系化市場開拓、綜合化運營保障、實戰化應用演練,加快形成以‘鯤龍’AG600為龍頭的國產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以滿足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和我國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工作人員表示。
在4號館內,記者還看到了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工作人員介紹,這份月壤是嫦娥六號第一份公益樣品,重約75mg,取自月球背面(西經154度、南緯42度)。與其一同展出的還有嫦娥六號返回器及降落傘、月壤采集密封罐。
來到室外展區,一架架姿態各異的真機傲然排列。其中,一架灰色涂裝的無人機氣勢十足,記者了解到,這是一款靈活配置重型無人機——“九天”無人機系統,飛機翼展達25米,最大起飛重量16噸,最大載荷能力6噸。它是下一代的大型無人空中通用平臺,配備可快速更換的重載任務艙和8個外掛點,通過換裝不同模塊化任務載荷滿足空運空投、信息支援與對抗、火力打擊與支援等任務需求。
距“九天”不遠處,停放著藍黑相間的“領雁”AG100真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AG100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飛研發取證、批產交付的單發活塞初級教練飛機,主要面向飛行培訓學校和私人用戶等,用于初級飛行培訓和私人飛行。據介紹,AG100是一款3座復合材料單發飛機,采用下單翼、低平尾、單垂尾的常規氣動布局,玻璃纖維和碳纖維復材結構,固定式前三點起落架,配裝活塞發動機、觸屏綜合航電系統,機械側桿操縱,標配整機降落傘,具有經濟性好、可靠性高、安全性優、維護工作量小、培訓能力更強等優勢,它的出現,進一步助推了我國民用航空產業發展。
談及低空經濟對老百姓的切身影響,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沛表示,此前鄭州洪澇災害期間,翼龍無人機千里馳援,為身處危難的群眾帶來希望,“我們還持續推進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深化建設和應用,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繼殲-20S戰斗機亮相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于11月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新近“官宣”的“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據介紹,“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中國空間站貨物運輸成本,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自主設計研制的一型帶翼可重復使用商業航天飛行器,用于開展低成本的空間站貨物運輸任務。飛行器采用大翼展、高升阻比、可重復使用飛行器技術方案,通過運載火箭發射并與空間站交會對接,脫離空間站后經離軌制動、再入飛行在機場跑道水平著陸,完成檢測維護后可再次執行任務。
11月1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75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在航展會場上空,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和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相繼升空表演,飛行員以戰機為筆,用彩色煙帶繪就壯麗畫卷,為人民空軍“慶生”。
雁隊通場、大半徑橫滾、空中開花;戰鷹編隊通場、菱形編隊通場、雙機“點贊”……在天幕之上,表演隊展示了一個又一個優美而獨特的動作。
“現在表演隊在空中再次完成隊形變換,組成的是‘紅鷹’表演隊的招牌隊形——8機鉆石隊。”解說員介紹,該陣型飛機與飛機的間距僅有2米,是被世界各國表演隊稱為“魔鬼”編隊的大機群超密集編隊,飛行員既要精準操縱飛機,還需要長僚機彼此信任。此外,相遇時相對時速高達1000公里每小時以上的“四機對沖”動作,更是讓現場觀眾贊嘆不已。
完成最后一個表演動作,在“我愛你中國”的動人樂聲中,表演飛機依次著陸。據介紹,航展開幕當天,還將安排長達4小時的飛行表演,屆時一眾人氣機型將悉數登場與觀眾見面。(記者 聶新鑫 左翰嫡 黃秋霞 自廣東珠海報道)
- 2024-11-12凝心聚力推動改革行穩致遠④ 廣泛凝聚共識 順利推進改革
- 2024-11-12悟規律 明方向 學方法 增智慧 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
- 2024-11-12高質量發展踐悟 | 把政治監督有機融入日常監督
- 2024-11-12經典常談 | 貫徹堅強的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