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地處河西走廊的武威市民勤縣波光蕩漾、水鳥翔集,宛如一顆鑲嵌在沙漠中的碧水明珠。
該縣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人們過去總擔心,這里會變成第二個羅布泊。但民勤人民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植根于心中,憑著“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愚公精神,一年接著一年干,創造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治沙造林奇跡。
上下聯動壓實責任 下好生態保護“一盤棋”
民勤縣處于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帶”,是捍衛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但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縣委縣政府堅持高點站位、持續推動,大力抓好生態環保工作。
縣紀委監委把生態環保領域作為政治監督的重中之重,緊盯嚴守生態安全紅線,健全完善工作機制,與生態環境、林草、自然資源、水務等部門聯動協調,在形成工作合力的基礎上,圍繞生態環保問題整改、林長制及河湖長制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水資源管理等重點環節責任落實情況全程監督,倒逼生態治理取得實效。
今年,該縣堅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搶抓被列入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實施范圍機遇,完成工程固沙4萬畝、人工造林8.43萬畝、退化林修復4.5萬畝、退化草原綜合治理12萬畝。
協作貫通凝聚合力 織好監督整改“一張網”
為扎實推進石羊河重點治理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民勤縣制定2024年用水總量控制計劃,嚴格落實地下水水量和水位雙控目標。
圍繞整改目標,該縣制定《民勤縣水資源管理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問題整改專項監督2024年工作方案》,強化黨政干部水資源管理職責,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監督管理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
縣紀委監委發揮系統優勢,整合監督力量,建立“室組+派駐(出)機構+鎮紀委+村監委”協作模式,組建6個督查工作小組,聚焦安排部署、措施制定、任務落實、紀律作風、矛盾糾紛調處等重點內容,開展專項監督檢查6輪次,發現并糾改問題38個。
縣紀委監委運用“組組”聯動監督機制,督促相關部門單位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要求對口聯系縣水務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審計局的派駐縣政府辦紀檢監察組和對口聯系縣自然資源局、縣林草局的派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緊盯被監督單位生態保護職能職責,“組組”協同,健全情況通報、信息共享、會商研判、線索移交等工作機制,上下左右貫通,攥指成拳、集中攻堅,扎實推進審計反饋問題整改。
同時,縣紀委監委督促嚴格落實超采地下水責任追究和懲戒機制,對于超配置水量開采地下水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公開征集受理水事領域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問題線索11件,立案10人,批評教育和處理35人次、處分3人。約談提醒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班子成員12人,通報非法打井取水典型案例7起。
全程跟進精準監督 打好系統治理“持久戰”
“目前,梭梭的成活率都在85%以上,防風固沙治理效果非常好。”近日,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青土湖生態綜合一體化治理示范區,實地查看工程固沙任務完成情況,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了解苗木成活率、項目資金到位、治理效果等情況。
當得知項目資金還未撥付到位時,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立即來到縣林草局詢問情況。
“當前我們正在組織施工企業開展補水作業,補水結束后,將組織項目驗收,驗收合格就會立即下撥項目資金。”縣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隨后,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又詳細查閱了該項目招投標資料,核查資金撥付情況,確保項目程序規范、資金撥付及時、工程質量優良。
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常態化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監督,聚焦重大項目、重要資金等,護航項目廉潔高效推進。
現在的民勤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再也見不到放火野炊的人群和遍地垃圾,一切回歸了大自然的靜謐之美。
這份寧靜來之不易。縣紀委監委督促縣水務局、縣林草局、縣濕地公園管理局等職能部門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和“五禁”規定,加強重點巡護工作,實行全天候巡邏檢查制度,深入推進“清河凈湖”行動,著力提高廣大公眾護水、節水、保護河湖意識,全力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藍天碧水生態環境。(供稿 楊蓮花 編輯 毛玉煜
- 2024-07-15臨澤:用好紀檢監察建議書 精準把脈促整改
- 2024-07-15涇川:緊盯關鍵環節強化監督 守護學生營養餐
- 2024-07-15臨夏州:監督監管同向發力 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 2024-07-15隴南:深化片區協作 凝聚監督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