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2024-06-20 10:3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7.jpg

        近日,“長江-密西西比河”中美青年交流活動在湖北舉行,40余名中美青年走進湖北省十堰市、武漢市和宜昌市,感受荊楚文化。圖為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交流活動成員展示剪紙成果。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

        特邀嘉賓

        于運全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

        張百新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姜 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面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文明赤字等全球性挑戰和世界性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和養分,強調“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不同國家、不同文明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才能夯實世界和平發展的基礎。為此,本報記者對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了采訪。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如何從人類文明演進的角度來理解,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及其發展方向?

        姜飛:文化和文明的內涵,可以這樣理解:文明,是指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關系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性成果;而文化,則是基于文明成果之上,特定主體所創造出來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總和。歷史性地看,人類社會的文明演進,呈現出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進的發展態勢,許多文明成果走過了一個“文化化”的過程,也就是說,被特定的主體精神化、普遍化,甚至全球化;過程性地看,特定階段的文化成果也在歷史的見證下走過了一個“文明化”的過程,也就是說,被歷史和人民檢驗正確的文化思想和政策融入到人類歷史文明的范疇而被學習、被復制。“中國式現代化”融匯了文明和文化兩個維度的內涵,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的“文明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文化化”的豐富有機體,代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民族對于人類傳統文明的學習和超越,對于現代文明的創新和發展。

        張百新:全球化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和變化,相互交往、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如今已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誰也離不開誰的局面。如馬克思恩格斯所闡明的:“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這不僅表現在經濟領域,文明、文化領域亦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創造出來的,是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出來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也深刻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加深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認識,可以從準確把握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五個特征”和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入手。中國共產黨帶領14億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為那些尋求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人民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從這種意義上講,中國式現代化是屬于中國的,也是屬于世界的。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一條非西方道路的獨立自主的現代化新路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強發展又希望保持獨立自主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路徑,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具有突出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中華文明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應該也完全能夠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使其美美與共。

        于運全:中國是一個有著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14億多人民和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又是一個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現代文明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在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演進中,始終體現了兼收并蓄的原則,廣泛吸納世界先進文明。同時,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傳承創新始終堅持為人類文明的演進貢獻中國理念、中國智慧,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前提下,走出一條有別于西方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體現對人類前途命運的關切。中國式現代化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對于人類文明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有條件破解‘古今中西之爭’。”對此如何理解?

        于運全:所謂“古今中西之爭”,就是如何對待古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以及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問題。一種傾向是把“中西之爭”歸入“古今之爭”,認為中國文化已經過時,西方文化代表現代化的方向,因此需要批判中國文化、學習西方文化;另一種傾向是把“古今之爭”化為“中西之爭”,認為中西文化的差別只是民族性的差別,即便學習西方現代文化的長處,也要以中國固有文化為根本。兩種傾向共同的問題,在于其背后的文化還原論預設,即認為有一種凝固不變的文化樣式。但是,文化恰恰是在相互交往交流中不斷演變、動態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指出的基本遵循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在中華文明不斷演進的過程中,“古今之爭”可以體現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及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機結合。破解“古今之爭”,我們要做到“不復古”“不守舊”,在現代社會條件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文明獨具特性,又海納百川,蘊含與其他文化交流對話的開放性包容性。破解“中西之爭”,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充分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深知現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跨文化對話過程中,我們要始終抱有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初心,尋求不同文明、文化間的互惠性理解,推動多元文化和合共生,推進人類文明不斷向前。而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是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的時代答案。

        張百新: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探索與實踐,使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有條件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論斷,廓清了長久以來對這個問題的模糊認識,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進一步豐富了我們對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規律性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貫通歷史和現實、連接中國和世界,鮮明提煉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個突出特性”。這一概括著眼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立足于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華文明綿延5000多年之久,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是因為我們從不丟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割斷精神命脈,使其精神本源始終扎根中華沃土中,根深葉茂。同時,我們也一直以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寬廣胸懷,與世界文明相互交融、交相輝映;中國共產黨更是以開放、理性的姿態,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建設中國式現代化。

        記者:站在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其核心內容和重大意義是什么?

        姜飛:2023年3月15日,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后,新時代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又一重要思想性公共產品。其核心內容是四個“共同倡導”,即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人類文明的交匯已走到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議應時而生。全球文明倡議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樣性的客觀現實,又努力尋求各種文明間的最大公約數;既重視文明傳承,又鑒往知來,合力探索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全球文明倡議的重大意義在于,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體邏輯下的實踐,既反映了全球需要安全、需要發展、更需要交流的意愿,也進一步體現出中國的貢獻——打破文明隔閡,超越“文明沖突”和“文明優越”,以謙遜平和的姿態擁抱世界,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指明了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愿景的實現。

        張百新:近些年來,一些所謂“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等錯誤論調,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而舊調重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全球文明倡議既在倡導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中肯定了各種文明獨一無二的地位,也在倡導尊重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人文交流中豐富了人類文明發展路徑。文明互鑒為跨越文明沖突的陷阱、重揚平等的全球文明新秩序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國的實踐,更是邁出了關鍵一步,受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關注贊賞。近日一位澳大利亞學者刊文指出:“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在建設過程中選擇幾乎完全避免戰爭。這很大程度上與2000多年來歷史相一致,中國在歷史上避免戰爭的行為比歐洲更加顯著。中國不轟炸別人,而是建設、建設、建設。結果是驚人的,全世界都有目共睹。”他分析說:“中國有著異常悠久、連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如今,北京深知歷史的重要性,北京研究歷史,并不斷加以借鑒。”

        記者: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如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于運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課題,也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發表重要講話,三年來相關部門對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國際傳播效能作出一系列部署行動,我國國際話語權得到顯著提升。

        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變亂交織加劇、全球充滿不確定性的歷史關頭,中國與世界關系發生歷史性變化,世界更加需要聽到中國聲音、中國方案。因此,需加快構建面向世界的中國話語與敘事體系,不斷提高中國制度和實踐的說服力,提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吸引力,強化中國理論和思想的闡釋力。具體來說,應加快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發揮舉國體制優勢,有效統籌資源力量,充分發揮集合效應,加快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以思想傳播為引領,夯實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基礎;以議題設置為突破,增強國際傳播工作主動性;以交流互鑒為路徑,提升國際傳播工作的價值引領;以技術應用為動力,深化國際傳播融合發展;以復調傳播為方法,奏響國際傳播的交響曲。通過系統化、制度化的戰略規劃設計,不斷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持續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姜飛: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明確提出“七個著力”的重要要求,強調要“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首先,要明晰國際傳播的形勢再出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大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西強我弱”的國際傳播局面已實現“局部破局”“于我向好”的方向轉型。中國的國際傳播正處在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關鍵階段,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研究布局,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著力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其次,作為總體邏輯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三大倡議的提出和踐行,為更廣泛的國際傳播實踐提供了道德和學理制高點,對于由此在全球輿論場上所開辟出來的、針對中國認知提升的窗口期,有必要深入研判,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圍繞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個視角進行深入研究,為開展國際傳播工作提供學理支撐。再次,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需要進一步超越文化邊界,講好世界故事,同時講好中國故事,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最后,還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國際傳播事業當作一項長期工程全面把握、高效提升,高質量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 本報記者 王霞 )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色多多视频在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完全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蜜柚直播在线播放|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Channel|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12至16末成年毛片| 夏夏和三个老头第二部|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束缚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黄色毛片| 肉柳高嫁03集在线播放| 国产小视频在线免费|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一级日本强免费| 日日大香人伊一本线久|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视频|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男男chinese同志gay露脸飞机| 喝丰满女医生奶水电影|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