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完善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福建省南平市積極探索紀檢監察監督、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的有效路徑,推動形成銜接順暢、配合有效的監督工作格局。
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聯”的主體。推進“紀巡審”聯動監督,黨委統籌是關鍵、制度建設是保障。南平市把“紀巡審”聯動監督作為管黨治黨重要抓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堅持黨委統籌指揮。南平市委將聯動監督工作納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試點和市、縣黨委全會部署、巡察工作五年規劃中,上下聯動一體推進,推動“紀巡審”聯動具體化、常態化、長效化。堅持制度統一設計。在確保三方依規依紀依法履行各自職責前提下,南平市委制定出臺《關于建立健全紀檢監察監督巡察監督審計監督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市紀委監委、市委巡察辦、市審計局配套制定“同步式”“接力式”聯動監督方案。“同步式”即三方同步開展動員、監督、反饋、整改等;“接力式”即審計或巡察一方先行開展監督,另外雙方視情接力,對重點、突出問題進行監督、督促整改。
強化組織實施,打通“聯”的路徑。推進“紀巡審”聯動監督,“協作、協助、協同”是基礎。南平市把貫通協同理念貫穿全流程,細化“任務同立項、人員同培訓、信息同共享、全程同會商、成果同運用、整改同評估”6項操作規程,推動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任務同立項,即每年年底由市委巡察辦牽頭,“紀巡審”三方共同會商確定下一年度聯動監督單位、領域、項目,開展“同步式”聯動監督。對不具備條件的,靈活采取“先巡后審再督”“先審后巡再督”等方式開展“接力式”聯動監督。人員同培訓,即紀檢監察機關建立聯動監督人才庫,吸收紀檢監察、巡察、審計、財會、統計等領域業務骨干,在聯動監督中因才使用。信息同共享,即在聯動監督各階段,三方共享互通信息,克服監督盲區。前期,審計組梳理起底審計發現問題及底稿,巡察組梳理巡察整改情況及外圍收集的信息,紀檢監察監督組梳理日常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和信訪件,分別提交《關注點報告》。中期,審計組、巡察組根據監督情況,梳理出重點問題,聚焦到重點事、重點人,紀檢監察監督組據此制定重點監督方向,三方分別提交《重點問題報告》。后期,三方共享各自形成的監督報告。全程同會商,即建立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實行常態化“一周一次”集體會商,圍繞三方共享信息中的關注點、重點問題共同分析研判,推動從結果簡單抄送向過程深度互動轉變。成果同運用,即審計機關、巡察機構依規依法出具審計報告、巡察報告,紀檢監察機關綜合審計、巡察發現的重點問題形成《聯動要情報告》。整改同評估,即由紀檢監察機關牽頭,在組織部門、巡察機構、相關派駐(出)機構協同評估的基礎上,邀請審計機關共同參與評估,重點圍繞審計、巡察反饋問題,全面評估整改情況。
強化成果轉化,提升“聯”的質效。南平市堅持效果導向,推動“紀巡審”三項監督在聯動中發揮各自作用,實現優勢互補、揚長避短。促監督效果疊加。充分發揮審計機關財經檢查、數據分析優勢,巡察機構全面談話、深入走訪優勢,紀檢監察機關紀法優勢、措施優勢,三方互相補位,有效提高發現問題和線索質量。定期梳理聯動監督發現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分地域分領域分層級分階段通報,推動未巡先改、未審先改,實現結果運用最大化。促減輕基層負擔。三方同步進駐開展監督檢查,合并召開“動員會”“反饋會”。針對監督所需材料,實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接收、“一次性”歸還。針對一般談話,會商形成一份談話方案,并各選派一人參加談話,實現“一次談話三方共用”,節省被監督單位時間精力。促改革完善發展。把“紀巡審”聯動監督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貫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把落腳點放在規范制約權力運行上,結合典型案件對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的政治生態狀況進行掃描式“體檢”,對照重點人和事精準“畫像”,加強監督制約機制建設,預警風險、倒逼改革、促進發展。(潘冬英 作者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 2024-05-29筑牢家庭助廉防線
- 2024-05-28增強服務群眾意識 提高群眾工作能力
- 2024-05-27常抓不懈糾治違規吃喝
- 2024-05-24取巧耍詐終將穿幫露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