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探訪我國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

      2023-12-18 09:2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31218_072841_003.jpg

        渤中19-6氣田海上平臺“四星連珠”。 費振宇 攝

      20231218_072841_004.jpg

        渤中19-6氣田Ⅰ期開發項目投產現場,現場人員正在展示凝析油樣品。杜鵬輝 攝

      20231218_072841_005.jpg

        工作人員在檢查平臺設備電力系統。杜鵬輝 攝

      20231218_072841_006.jpg

        海上平臺工作人員登上天然氣處理流程頂部平臺巡檢設備。宋巍 攝

        近日,我國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氣田Ⅰ期開發項目成功投產,標志著我國海上深層復雜潛山油氣藏開發邁入新階段。

        渤中19-6氣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區域平均水深約20米,目前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超2000億立方米、探明凝析油地質儲量超2億立方米。這是我國東部第一個大型、整裝的千億方大氣田,全部投產后可供百萬人口城市居民使用上百年。

        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加大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力度,從淺海到深海,我國海洋石油開發實現跨越式發展。工程師們如何攻堅克難,打開海洋油氣寶藏的“大門”?千億方大氣田的正式投產,將為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清潔能源供應、促進當地綠色低碳發展帶來哪些機遇?讓我們一起走近渤中19-6氣田,探尋海底油氣的奧秘。

        “潛山+凝析油”這兩個儲層和流體條件的組合全世界都罕見

        復雜油氣藏條件讓海上氣田勘探開發難上加難

        天然氣是優質的清潔能源,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渤海油田地處京津冀腹地,雖然是我國第二大油氣生產基地,但由于復雜的地質構造,近50年的勘探發現儲量都以原油為主,鮮有天然氣發現。

        “貫穿整個東部地區的郯廬斷裂及其次級斷裂縱橫交錯,讓渤海油田的地質結構極為復雜,容易逸散的天然氣難尋蹤跡,規模性發現實屬不易。因此,渤中19-6大氣田的發現對我們來說具有突出意義。”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稠油熱采首席工程師劉小鴻說。

        在遼闊的大海上,我們如何找到并采集油氣?

        首先需要依靠物探船在海上采集海底地層的聲波信號,以確定哪些盆地或地層可能含有油氣資源。然后根據專業手段分析研究,圈定油氣埋藏的具體位置,確認其含量和品質,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油氣開發方案。在工程專業完成平臺建設并投入使用后,接下來就是鉆井工作。鉆井平臺上的鉆頭鉆進油氣儲層中,把開采油氣資源的整個管道從地層深處一直延伸到海床上,再到地面裝置都全面打通,進而通過后續開井,順利地把油氣流從地層中抽取到地面上。

        與陸地油氣田相比,高難度、高風險、高投入的“三高”難題,是在海上探尋開采油氣資源的重大考驗。

        “跟陸地相比,海上的活動空間非常受限,不論是打井還是開展其他工作,都只能在海上平臺上完成。陸地上作業面很大,油氣田打的大多是直井,而海上打的井基本都是難度更高的水平井,一口井的建設成本是陸地的10倍以上。”劉小鴻介紹,除了空間受限,海上鋼架結構平臺的壽命也相對更短,設計壽命一般25年。

        海上油氣開采難,而“潛山+凝析油”這兩個儲層和流體條件的組合,猶如“摔碎的盤子,又被踩了幾腳”,讓渤中19-6氣田的開發難上加難。

        凝析氣藏是一種特殊氣藏。雖然凝析氣藏也產油(凝析油),但凝析油在地下以氣相存在。一旦開采,由于溫度和壓力降低,反而會凝結出液態石油,這種液態的輕質油就是凝析油,這種氣藏就是凝析氣藏。“油氣大部分時候是儲藏在砂巖地層的一個個小孔里,而渤中19-6氣田的地層是潛山地層,油氣儲存在變質巖的裂縫里,這種油藏條件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罕見,國內外沒有類似氣田開發經驗可供借鑒。”劉小鴻說。

        所謂古潛山,是指不整合面以下被新沉積巖所覆蓋的古地形高點,通俗點說就是潛藏在新地層之下的古老山頭。作為海上最深、最古老的含油氣地層,由太古界變質巖構成的古潛山,不均勻發育的裂縫是其主要的油氣儲集空間。這些裂縫往往只有0.01至0.1毫米寬,要精確定位它們的分布,識別“潛山真面目”,給工程師們出了道難題。

        超高壓循環注氣、綠色岸電、遠程操控

        多項技術突破填補國內海上油氣田開發技術空白

        “我國天然氣勘探獲重大突破,渤海探明千億方大型凝析氣田……”2019年2月末,中國海油宣布發現渤海灣盆地有史以來最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這一消息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

        當人們對這一重大發現津津樂道時,千軍萬馬戰渤海的畫卷已迅速拉開帷幕。

        盡管儲量規模可觀,但在35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渤中19-6氣田表現出埋藏深、儲層不均一、滲透性差、地露壓差小等復雜特征,直接影響氣田高效開發,為其量身定制一套合理的開發方案,著實不易。

        研究院渤西開發室主任張雷全程參與了渤中19-6氣田的開發工作,回顧四年多的經歷,他感慨不已。如何精準刻畫出地下儲層,找到最適合開發的優質裂縫區域,是張雷和團隊面對的最大困難。

        “從海平面到海床大約有20米深,但從海床到有油氣儲量的潛山還有4500多米,埋深越深,尋找裂縫的難度也越大。”張雷介紹,渤中19-6氣田的儲層裂縫像蜘蛛網一樣密集交織,氣藏分布廣闊但類型復雜,在廣袤的海域里,尋找哪里是有效儲藏段、探尋能否建成產能區,就如大海撈針一般困難。

        先做地層掃描、勾勒整體形態,再打預探井,然后結合預探情況分析構造演化史和油氣成藏條件,總結油氣的分布規律和模式,推測是否可能形成有效儲層,進而鎖定優勢區域,確定油氣產出能力,在此基礎上制定開發方案……完成這一系列準備工作后,才能開始正式的工程建設和后續鉆井工作。

        油氣開發面對的地層比銅還要硬,井下最高溫度達到204℃、井下壓力達到40至50兆帕——高溫高壓的環境給鉆井帶來巨大挑戰。“最慢的時候每小時只能鉆進兩三米,往往需要7到10天才能完成潛山段鉆井作業。”

        鉆探的過程,也是技術不斷革新升級的過程。張雷表示,與剛剛開發氣田時相比,如今鉆井工具的轉速已經比原先有了大幅提升。

        沒有國外經驗可借鑒,渤中19-6氣田Ⅰ期開發項目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安裝及生產運營,可實現超高壓循環注氣、油氣綜合處理、綠色岸電、中控遠程操控等先進功能,多項技術突破填補了國內海上油氣田開發技術空白。

        海上油氣田的綠色開發對于保護海洋環境至關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渤中19-6凝析氣田全部采用陸地電力進行供電,實現了“綠電入海”,取代海上平臺傳統透平發電機供電的模式,減少柴油、天然氣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透平發電機使用的燃料有兩種:天然氣和柴油,相當于把開采出來的油氣進行‘自產自銷’,化學燃料燃燒會產生污染物,而綠色岸電則有效避免了這一方面的污染。”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渤中19-6凝析氣田總監鄒亮告訴記者,為保護海洋環境,渤中19-6凝析氣田在開發過程中實現“零排海”,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全部實現重復利用。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將產生的生活垃圾、工業垃圾、有害垃圾分類收集,統一返回陸地處理;在油氣處理過程中,利用天然氣壓縮機最大程度回收火炬放空氣,減少火炬燃燒量。

        用氣低峰期回注,用氣高峰期開采

        “夏注冬采”合理調配,提供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保障

        近日,受新一輪強冷空氣影響,暴雪、寒潮、大風來襲,全國多地氣溫呈“斷崖式”下跌,國內迎峰度冬能源保供迎來關鍵期。

        隨著渤中19-6氣田Ⅰ期項目提前實現投產,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目前的高峰日產天然氣能力超100萬立方米。據統計,自試驗區投產以來,渤中19-6氣田已累計為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供氣超6億立方米。

        “渤中海域距離京津冀地區僅一百多公里,開發后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天然氣管道進入市場。”據鄒亮介紹,渤中19-6氣田通過對天然氣生產流程進行實時調整,可實現陸地三座天然氣處理廠外輸天然氣量合理調配,以適應用戶市場需求的變化。

        “夏注冬采”,是渤中19-6氣田采用的獨特的開采方式。鄒亮介紹,為考慮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氣需求,氣田在每年4月至10月下游用氣低峰期時,將開采出來多余的天然氣回注,保持地層壓力、補充地層能量。10月至次年4月冬季用氣高峰期時,注氣井就變成了生產氣井,采出天然氣供用戶使用,通過合理配置,有效避免資源浪費。

        為實現大氣田高質量開發,渤中19-6凝析氣田采取“整體布置、分步實施、試驗先行”的總體開發策略,分試驗區、Ⅰ期、Ⅱ期3個開發項目依次開發。

        鄒亮表示,目前渤中19-6凝析氣田已形成試驗區井口平臺、高壓注氣平臺、中心處理平臺、電力動力平臺“四星連珠”,開發井“星羅棋布”的開發格局。全面投產后,該氣田將進一步助力我國端穩端牢能源飯碗,為京津冀乃至環渤海地區提供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保障。

        隨著世界陸地和淺海油氣勘探開發程度的不斷提高,深水已成為油氣儲量和產量的主要接替區,全球勘探開發已全面步入深水時代。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力度,海洋能源開發挺進深海。

        “深水不只是‘水深’,其對技術、裝備能力、精細化程度要求極高。深水深層、復雜地質環境勘探及規模開發,對深水鉆完井、浮式生產系統、立管系統和水下生產系統等均帶來較大挑戰。”中國海油研究總院黨委委員、海洋工程總師尹漢軍認為,未來走向超深水,需要掌握的關鍵技術包括新型多功能浮式生產裝置研發和總體設計、高壓高可靠性海底水下生產系統和管纜材料及總體設計技術、超深水立管新型材料和設計技術、超深水張緊式系泊定位系統材料和設計技術、超深水海上安裝作業技術等。

        尹漢軍表示,在向深海挺進的過程中,我們應主要在完善技術體系、掌握自主設計能力、開發核心自主設計軟件、建立平臺和立管配套的測試裝置和技術、提升平臺在役運營保障等方面持續攻關。培育自主的核心技術能力,建立完整的技術體系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這對保障我國深水油氣開發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記者 沈東方)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www成人影院|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370|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美女和男生一起差差差|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爽爽窝窝在线观看|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中文在线а√天堂|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欧美在线观看网址|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性护士movievideobest|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欧美XXXXXBBBB|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聊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老鸭| 国语自产拍天天在线|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影音先锋男人看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