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對此,基層紀委監委要立足工作實際,堅持系統觀念,推動黨內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同、形成合力,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貫通協同全過程,把協調機制優勢貫穿貫通協同各環節,把制度保障作用體現在貫通協同各方面。
緊扣責任鏈,健全監督體系。構建科學合理、系統全面、運行規范的全方位監督網絡,必須整合優化監督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監督主體作用,使監督力量更加凝聚。建立以黨內監督為主導,統籌各類監督力量有機貫通、相互協同的“1+N”監督模式,明確紀委監委、人大、政法、審計等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形成黨委全面監督、紀委監委專責監督與相關職能部門協同監督的監督工作格局。
聚焦全周期,推動優勢互補。優化監督方式提升監督效能,必須形成綜合監督集群效應,下好貫通融合“一盤棋”。各級黨委統籌指揮,紀委監委組織協調,結合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精準提出監督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各類監督主體綜合優勢和整體效應,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形成1+1>2的監督效果,持續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立足常態化,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定期報告、信息互通、會商溝通、數據共享、協同監督、線索移送、聯動處置、成果共享等工作機制,組織聯席辦成員單位,通過跟隨協助、模擬辦事、暗訪了解等方式開展“體驗式監督”,到群眾反映問題突出的部門單位開展“蹲點式監督”,由過去部門單一督查方式,向既有督查部門日常監督又有多方合作聯動督查轉變。(王洪偉)
- 2022-12-21開展取證工作需把握三個關系
- 2022-12-14收受“雅賄”行為及數額認定問題探析
- 2022-12-12為了感謝費,他放縱司機當掮客
- 2022-12-02以問題線索管理為撬板推動紀巡監督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