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機關推動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貫通融合,是促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不斷實踐探索創新,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在體制機制、力量整合、成果運用上更加協同,構建起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內外聯動的“一盤棋”監督格局。
強化系統觀念,在職能作用上互助互補
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不是簡單的“物理疊加”,更不是對各項監督權力進行重新分配,而是在堅守各自監督職責前提下,實現監督職責的再強化、監督力量的再融合、監督效果的再提升。
實踐中,一些地方統籌監督的領導體制尚不健全,全面領導、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力度不夠。有的監督主體存在“各掃門前雪”的思想傾向,與其他監督主體溝通協同不積極不主動。
解決存在問題,打破各項監督之間壁壘,要加大“統”的力度,建立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協調機制,加強形勢研判和問題診斷。河南省紀委常委會統籌安排聯動監督,每半年聽取一次統籌銜接的工作匯報;領導班子成員加強具體領導,協調解決協作配合中的疑難問題,形成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山西注重強化省紀委常委會組織領導優勢,明確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分工合作具體事宜,完善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制度,班子成員一體分管監督檢查部門和審查調查部門,推動紀委常委會統一領導、統一管理派駐機構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
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是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系統觀念,立足提升監督整體效能,要求各監督主體自覺將工作放在監督貫通協同的大格局中思考謀劃推進,在嚴格履行自身職責的同時,注重與其他監督主體的溝通、銜接、協同、配合。如,上海市紀委監委通過建立監督事項謀劃確定機制、監督事項統籌推進機制、監督工作會上研討機制、監督情況定期報送機制、監督成效定期評估機制,實現統籌銜接閉環管理。
整合資源力量,在協同使用上統籌統管
統籌銜接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監督資源的有效整合,在紀委常委會統一領導下,建立由監督檢查部門、下級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巡視巡察機構各司其職的監督工作架構,形成監督合力。
實踐中,雖然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相繼出臺協同監督的相關制度,但仍存在人員力量沒有統籌起來考慮、打通起來使用等薄弱環節,有的監督主體在面臨重大事項監督時,人員力量捉襟見肘,影響了工作開展;有的監督主體處于單兵作戰狀態,影響監督整體效果的發揮。解決這些問題,需持續完善監督力量統籌調配機制。
今年8月,天津市對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開展機動巡視時,注重整合人員力量,機動巡視組組長由參加過上輪對該社黨委常規巡視的巡視專員擔任,副組長由聯系監督檢查室副主任擔任,組員由紀檢監察干部、市委巡視干部組成,確保全面了解上輪巡視情況和日常監督情況。人員隊伍的有效整合,切實增強了隊伍的專業性,通過14天的巡視,發現突出問題17個,核實反映黨員領導干部問題線索8件。
實踐中,有的紀檢監察機關建立紀檢監察系統人才庫,按照工作經歷、專業特長等分類標識,在開展專項監督、案件查辦、巡視巡察時統一調度使用。比如,湖北省紀委監委、巡視機構和高校紀檢監察機構建立“室組地校巡”核查重要問題線索和聯動辦理專案工作機制,建設“辦案骨干人才庫”,擇優挑選高校紀檢監察干部參與聯合辦案,進一步整合辦案力量,提升監督質效。
提升監督整體效果,各監督主體要貫通協同、一體發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主動對接其他監督主體,既要跑好自己的一棒,又要把能夠提供的支持提供好,一棒接著一棒跑,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監督格局。
加強信息溝通,在成果運用上共通共享
監督的一般程序是發現、處置、反饋和結果運用,如果各項監督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問題線索各管一塊、互不通氣,監督的綜合效應就會大打折扣。
目前,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之間統籌不夠、銜接不暢的問題依然存在。有的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部門“背靠背”“各干各的”,有時一個問題線索幾個部門同時辦理;有的派駐機構與監督檢查室按照管理權限分級處置問題線索,開展談話函詢、給予組織處理或制發監察建議書后,沒有互相通報;有的監督集體會商、協作制度落實不到位,經常以個案溝通、日常交流會代替會商制度,溝通協調還靠“一事一報”“一事一議”。
推動監督成果運用共通共享,信息共享是基礎保障,通過打造統一的監督信息平臺,強化大數據分析,以信息暢通促進監督貫通。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監督信息庫,將信訪舉報、問題線索、巡視巡察反饋意見、專項檢查情況、案件剖析報告、紀檢監察建議等信息匯總起來,根據工作需要由各監督主體調取使用。如,河南省鄭州市紀委監委推動建立“1+N+E”智慧監督平臺,“1”指監督檢查室,“N”指派駐紀檢監察組、下級紀委監委,以及市委巡察機構等,“E”指信息技術,即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匯聚整合各類監督信息資源。該平臺錄入全市127家監督單位、2.1萬余名監督對象相關信息,保障各監督主體及時了解各地各部門政治生態狀況、干部廉潔從政情況。
推動監督成果運用共通共享,加強情況通報和溝通協商是重要手段。實踐中,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信訪、黨風政風監督、案件監督管理等部門定期向監督檢查部門、派駐機構通報有關地區(單位)信訪舉報、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查辦分析等情況,為開展日常監督提供參考;巡視巡察前,紀委監委有關部門向巡視巡察機構全面充分介紹被巡視巡察地區(單位)政治生態、信訪舉報、領導干部問題線索等情況。在溝通協商方面,紀檢監察機關對重要問題線索集體研判會商,精準交辦督辦,加強各監督主體的協同配合,對遇到困難的,及時協調其他監督主體定向支持,確保監督工作高效推進。(本報記者 李欽振)
- 2022-11-23紀檢監察機關堅守職能職責做實做細監督 確保科學精準做好防疫各項工作
- 2022-11-23深刻把握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部署要求
- 2022-11-16榜樣|記定西市隴西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潘蕙蘭
- 2022-11-16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應綜合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