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
發布會介紹,聚焦服務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穩健實施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綜合研判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調節和結構調節的雙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強跨周期的調節,有效應對世紀疫情等內外部的沖擊。堅持管住貨幣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2012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速10.8%,與名義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穩健發展。
“過去十年,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分別為13.1%和14.7%,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肖遠企說,保險深度從2.98%上升到3.93%,保險密度從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險制度從2012年建立以來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近1.5億人,農業保險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從2012年的0.9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4萬億元,為災后重建提供了關鍵資金保障。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貸款平均增速。人均銀行賬戶約9.5個,普惠金融覆蓋范圍和可及性顯著提高。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介紹,十年來,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兩個市場均位居全球第二。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股債融資累計達到55萬億元。科創板“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交易所債券市場已經成為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的重要渠道,期貨期權品種覆蓋國民經濟主要領域。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肖遠企介紹,十年來,金融監管部門堅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高風險影子銀行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5萬億元。不良資產處置大步推進,過去十年累計消化不良資產16萬億元,一大批突出的風險隱患得到消除。金融違法與腐敗行為受到嚴厲懲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說,人民銀行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牽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重點領域的風險得到穩妥處置,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
李超介紹,通過改革提升監管治理效能,健全市場內生穩定和外部約束機制,及時穩定市場預期,資本市場風險總體收斂、基本可控。近年來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沖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期貨和衍生品法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零容忍’執法威懾力顯著增強,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的局面已經得到了根本性改變。”
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人民銀行不斷強化數字經濟時代的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邁上新臺階。超前布局,統籌謀劃,穩妥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和試點,全面升級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建設完善全球最大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持續筑牢反洗錢、反欺詐的金融安全防線,全面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
“十年來,我們推出50多項銀行保險開放政策。”肖遠企介紹,通過持續健全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深化中小銀行農信社改革。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取得重大進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國,養老理財試點范圍擴大至十地十機構。一大批專業性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如外資理財公司、外資資產管理公司等積極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發展。
中國證監會圍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基礎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實現核準制向注冊制的跨越,穩步推進試點注冊制,發行市場化程度、審核注冊效率和可預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得到體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場各方預期。
發布會還介紹了外匯市場運行情況。“近年來,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今年5月底超過了3.1萬億美元,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一。”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說,這十年,我國外匯市場呈現了更加成熟的發展特征。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成功應對了多輪外部沖擊,跨境交易規模明顯提升,外匯儲備總體穩定,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作者 陳昊)
- 2022-06-24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
- 2022-06-24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
- 2022-06-24王賦在蘭州財經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調研時強調
- 2022-06-24足:“知不足”和“知足”都特別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