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一樹新栽益四鄰

      22-03-11 09:1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編輯:高正武

      wKinm2IqWW6Afj3hAAIYG5PQQ_0450.jpg

        在古人的理想生活中,樹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樹在古代繪畫中不僅是背景,也是主角。圖為清朝畫家藍瑛所繪《白云紅樹圖》(局部),畫面的絕大部分給了多種顏色的樹,一位老者持杖向這片美麗的樹林走去。(資料圖片)

        明天是植樹節。春天,萬物生長,生機勃發,是種樹的好時節。古人重視植樹造林,留下了許多饒有趣味的故事,并給予樹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種桑種橘留后人

        有一回,孟子向梁惠王闡釋怎樣才能實現他所說的“王道”:“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在許多場合不厭其煩地宣傳這一理想,在他看來,一個社會穩定的基礎首先在于百姓能夠實現溫飽,在此基礎上再倡導仁義道德,則王道、仁政都觸手可及,而要實現溫飽離不開種樹。

        樹木的種類千千萬,但桑樹卻獨獲古人的青睞,桑葉為蠶提供了食物,從蠶繭中能抽出絲,再經巧手制作成絲綢流通于東西方。養蠶和繅絲都是中國人最先發明的,依靠這兩門獨家秘技,絲綢成為古代中國遠銷海外的代表性商品。除了桑葉,桑樹的皮還可以用來造紙,桑椹還可以入藥、釀酒。

        正是因為桑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對土壤的適應性也強,所以成為古人普遍種植的一種樹,可以說桑樹是古人經濟生活的一根支柱。公元234年,諸葛亮在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時,上書蜀國后主劉禪交代后事:“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家中有桑有田,足夠子孫有衣穿、有飯吃,他不希望官府特殊對待其子孫,也不為子孫留下余財,以示自己的清廉。

        無獨有偶,三國時代吳國的李衡,留給子孫的財產也是樹而非金銀,與諸葛亮不同的是,他留下的是柑橘樹。李衡的夫人是一位賢內助,她不愿自己為官的丈夫將太多心思花在經營家業上,因此李衡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李衡了解妻子的一片苦心,但還是決定要留些東西給子孫,他派人到武陵郡龍陽縣的沙洲上種了上千株柑橘樹。臨終前,李衡對子孫說他在龍陽這地方有“千頭木奴”,不需要你們提供衣食就能活命,而且每年每個“木奴”還能給你們掙來一匹絹。子孫不解這“木奴”到底是什么,等到吳國末年,柑橘樹成熟了,子孫才知這就是李衡所說的“木奴”,千株柑橘樹帶來了千匹絹的收入,足夠李衡妻子和子孫過上優渥的日子。難能可貴的是,李衡妻子以此事繼續教育子孫:“人患無德義,不患不富。若貴而能貧,方好耳。”不愁吃穿仍能以簡樸自我要求,這是何其高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經科技史家的研究,“從文獻記載看,最早對柑橘類植物進行馴化栽培的地區是中國”,屈原在《橘頌》中稱贊柑橘樹乃“后皇嘉樹”,我國開始人工栽培柑橘的時間不晚于東周,大概在12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西方,在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因此,柑橘樹也是中國人給世界的偉大貢獻。

        江邊湖邊柳成蔭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過一首種柑橘樹的詩《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柳宗元寫這首詩時,人生已經不得志多年了。公元805年,柳宗元參與“永貞革新”,因革新失敗而被貶出京城,先是在永州生活了約十年,繼而是在更偏遠的柳州度過了人生的最后時光。上面這首詩的第二聯中運用了兩個柑橘樹的典故,那位“楚客”便是屈原,那位“荊州”便是李衡。柳宗元顯然更鐘愛屈原筆下的柑橘樹,因為屈原賦予柑橘樹“獨立不遷”“秉德無私”的高貴品質,這也是逆境中的柳宗元對自己的期許。

        柳宗元在柳州西北隅種下了柑橘樹,在柳江邊種下了柳樹,他似乎有意用種樹來排遣心中的苦悶。他有一首《種柳戲題》:“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柳”與“留”諧音,古人送別時折柳相贈,柳樹包含著相思的情愫。柳宗元擔心的是他種下的柳樹終有一天長成參天大樹,而自己卻沒有值得稱道的政績流傳后世。柳宗元其實多慮了,他在柳州釋放奴婢、植樹造林等舉動,讓柳州人懷念千年。

        古代的地方官員多有植樹造林之舉,此舉不僅能給百姓帶來經濟收益,也有美化環境、修復生態的意義。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時,疏浚西湖,筑白沙堤,堤上種的樹正是柳樹,據說白居易在杭州的治理以簡易為原則,“貧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種樹幾株;富民有贖罪者,令于西湖開葑田數畝”,多年之后,“湖葑盡拓,樹木成陰”。

        古代官府鼓勵百姓種樹,有的朝代還會將種樹多寡定為判斷地方官施政成績的標準之一。宋代的法令匯編《慶元條法事類》卷四十九提到,“諸縣丞任滿,任內種植林木滋茂,依格推賞”,與此同時“諸縣丞任滿,任內種植林木虧三分降半年名次;五分降一半;八分降一資”,這里涉及到十分復雜的宋代考課制度,用較為簡便的話來解釋,宋代官員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積考得資,依資敘階”,考核成果會成為資歷的一部分,按照資歷的長短升官階,如果考核成績不佳,會受到降半年、一年或更長時間名次的處分,這樣在資歷排名上就落后于別人了。

        《慶元條法事類》還禁止百姓隨意砍樹,卷八十提到自家栽種的桑樹、柘樹如果不是因為朽壞或受到災害損害是不能砍伐的,否則要“杖六十”。如果因為與他人產生矛盾而砍伐對方所種的桑樹、柘樹,按照砍伐數量多少而予以不同程度的處罰,“積滿五尺,徒一年;一功;徒一年半”,所謂“一功”指的是“于木身去地一尺,圍量積滿四十二尺為一功”。

        順木之天致其性

        中國人對天地萬物飽含深情,對于樹也不例外,我們賦予一些樹以特殊的含義與感情:三國時代的名醫董奉治病不收錢,只要求病愈的人在山上種杏樹,久而久之,山上長成了一片杏林,今天我們還用“杏林春暖”這個詞來贊譽醫德高尚、醫技高超的醫生;明朝散文家歸有光,在那篇感人至深的《項脊軒志》中,追憶“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枇杷樹象征著伉儷情深、家庭美滿,也與無法追回的逝水年華聯系在一起。

        中國人不僅與樹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從種樹的過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北魏的賈思勰編寫了一部農書《齊民要術》,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里面介紹了不少種樹的知識。作者在序言中講了一個種樹的故事,包含了深刻的道理。這個故事說西漢有一個叫樊重的人,他想要做一些實用器物,先去種了梓樹、漆樹,認識他的人都覺得為什么不直接制造器物而要先種樹呢,這樣太笨拙了,但樊重還是堅持種樹,過了幾年終有收獲,梓樹、漆樹都派上了用場,倒是當初笑他笨拙的人,這時向他討要木材和漆料。賈思勰由這個故事來印證“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的道理。

        樹木的生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細心持續養護,需要耐心等待收獲,做大事也是如此,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提早規劃、早做準備。春秋時代齊國的管仲深知這一道理,早在賈思勰之前,他已認識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才難得,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與教育。他還看到雖然教育人才要花費的時間比種樹、種谷長得多,但得到的回報也大得多,種谷只能“一樹一獲”,種樹可以“一樹十獲”,但培養人才卻能“一樹百獲”。倘若精心培養人才、適才所用,則一國必將強大,用管仲的話說這是“唯王之門”。

        中國人也從種樹的過程中悟出了尊重自然規律的道理。那位在柳州種下柳樹、柑橘樹的柳宗元,是一位真正懂得種樹之道的人。他的名作《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深刻的寓言,郭橐駝是長安郊外一個種樹能手,他種的樹高大挺拔、結果豐碩,經他移種的樹沒有不成活的。別人向他請教種樹的秘方,他明白表示自己并沒有秘方,只不過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即尊重樹木的生長規律,不過多干預。他提到有一類種樹的人,早上去看看樹,晚上去摸摸樹,甚至掐破樹皮來看樹是死是活,搖晃樹干來看樹是不是種穩了,這都不是愛樹,而是害了樹。柳宗元由此想到,種樹種得好必須尊重自然規律,人世間的許多事情要處理好,也要尊重規律。

        在中國人看來,人和包括樹在內的自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人如何待樹,樹也會以相應的方式待人。春天,我們種下一苗新綠,期待一片綠蔭。(羅慕赫)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莫高窟旅游開放政策有調整 莫高窟旅游開放政策有調整
      •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提醒市民 購買保健食品記住“幾個不要”“幾個凡是” 蘭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提醒市民 購買保健食品記住“幾個不要”“幾個凡是”
      • 【兩會連線】霍衛平委員:讓水利工程更好造福于民 【兩會連線】霍衛平委員:讓水利工程更好造福于民
      • 【兩會連線】富康年代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兩會連線】富康年代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 篤行不怠勤履職 再接再厲續華章——住甘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閉幕會側記 篤行不怠勤履職 再接再厲續華章——住甘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閉幕會側記
      •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蘭州新區已完成三輪全員核酸檢測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蘭州新區已完成三輪全員核酸檢測
      • 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尹弘:更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尹弘:更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 任振鶴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上強調 堅定信心決心 保持定力恒心 一鼓作氣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勝利 任振鶴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上強調 堅定信心決心 保持定力恒心 一鼓作氣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勝利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提高百合產業發展水平 國家食藥同源產
      2   甘肅省著力破解城市停車難、停車亂、停
      3   農技送田間 念起“致富經” 蘭州市西
      4   李海明掐絲琺瑯畫《寶相花藻井》被中國
      5   蘭州:東部市場防疫不停業 防控經營兩
      6   合水縣織密疫情防控“監督網”
      7   蘭州確定13家醫療機構承擔急危重癥患者
      8   2月甘肅省主要商品價格各有漲跌
      9   甘肅:確診病例均為集中隔離點隔離人員
      10   甘州五本志書被國家方志館收藏
      11   甘肅省衛健委:最大限度減少重點區域內
      12   武威:野生雙峰駝喜添新丁
      13   籌建警察歷史陳列館 酒泉市公安局公開
      14   慶陽市住房公積金管委會2022年第一次會
      15   3月14日起白銀城區限制三輪車等通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精产品自偷自偷综合下载| 日本高清免费看|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快速| 小小视频在线版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欺凌小故事动图gif邪恶| 四虎免费永久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久久鬼|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生桶爽|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999精品在线| 性xxxxfreexxxxx喷水欧美| 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黄色一级毛片看一级毛片| 国产线路中文字幕| ririai66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又粗又长又爽又大硬又黄| 高清性色生活片97|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 99色在线观看| 岛国a香蕉片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在线观看你懂得| 两个人在线观看的高清|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