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落幕的2021年為“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新的一年,如何確保中國經濟在新征程上行穩致遠,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答案——“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經濟穩,人心穩、大局才會穩。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圍繞黨中央總體部署和重點任務強化政治監督,堅持嚴的主基調,以正風肅紀反腐新成效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是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一環。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減污、降碳、新能源、新技術、新產業集群等領域加大投入,既擴大短期需求,又增強長期動能。
2021年,江蘇省南通市啟動建設多項重點交通工程。“為服務南通打造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目標,市紀委監委開展‘交通重點工程黨風廉政建設全覆蓋監督’,全力保障相關工程項目優質、安全、廉潔。”南通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代主任姜東介紹,截至目前,已深入一線開展征拆資金、采購經費使用監督檢查57次,推進建立健全35項監督管理制度。下一步,還將加大對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等重大項目的監督力度,構筑嚴密監督制約機制,護航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
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對于穩定宏觀經濟,提振市場主體信心至關重要。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著力構建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代主任吳鯉鵬認為,必須堅持系統謀劃,因時因勢調整監督重點,護航新興產業平穩起步、順利發展。該區紀委監委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我們將搭建紀企溝通‘綠色通道’,變定期走訪為流動接訪,圍繞‘服務最優、政策最好、兌現最快’目標,建立問題督辦、聯動整改、回訪問效制度,緊盯惠企政策落實、行政審批效率、政務服務質量,推動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吳鯉鵬說。
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也是題中之義。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一場持久戰而非突擊戰,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漸進。”甘肅省張掖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崔錦云表示,將繼續聚焦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圍繞落實好“五大振興”任務、鄉村建設行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等中央部署要求,持續跟進監督,推動落實到具體項目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
新發展階段,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是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之一。
作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組成部分,黑龍江省綏化市的糧食總產量占全省14.7%,監督保障糧食安全是當地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該市從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著力,分兩批次對糧食系統開展專項巡察,對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大起底,嚴肅查處了一批糧食系統“碩鼠蛀蟲”。“食為政首,谷為民命。糧食安全之于國家安全舉足輕重。”綏化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于立輝介紹,將針對發現的套取補貼資金、靠糧吃糧、收儲環節管理混亂、監管失職失責等問題,督查糧食職能部門完善權力運行和監督制約機制,堅守糧食安全底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這為我國煤炭產業長期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山西省陽泉市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煤炭資源領域開展專項監督、分類監督、對賬監督,深挖徹查不收斂不收手、官商勾結等問題。“對于以煤炭資源為主的工礦型城市來講,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是要始終堅定不移把黨中央關于有序有效把能源保供各項任務落細落實,腳踏實地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師旭明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瑤)
相關新聞
- 2021-12-17習近平會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十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暨中國新聞獎頒獎會代表 李克強王滬寧參加會見
- 2021-12-16深度關注丨義烏模式在大考中開新局
- 2021-12-16前沿訪談 | 讀懂中國經濟奇跡
- 2021-12-16書記談 | 以高質量巡視保障企業建設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