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春雨報先疇
來源:甘肅紀檢監察網 發布時間:2021-11-15 08:30 分享

【楹聯】
訓衍蒲江,萬卷詩書綿世澤;
源宗渤海,一犁春雨報先疇。
——清•佚名撰(見《青城楹聯集錦》)
【小識】
在蘭州青城古鎮高家祠堂,清人曾題寫此聯。“源宗渤海;訓衍蒲江”這是天下高氏通用的家祠聯,青城這副聯,也是從本家這兩個故事開始講起。
唐代大詩人高適,是高家人的驕傲,他因是渤海(今河北滄州)人,后代由此繁衍,便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說。渤海郡是高姓最大的郡望,故而蘭州一脈也以春雨詩思呼應先疇。“先疇”本指先人所遺的田地,古人說“先疇,為先人畎畝。”這“田地”必然不是守好家業那般簡單,后世子孫,如何種好先人遺留的“田地”?這讓我想起前人一副家訓聯:“荊樹有花兄弟樂;硯田無稅子孫耕。”高家長輩,更是希望子孫能像大詩人高適那樣,在硯田中耕出一犁春雨,滋潤萬物,當然也慰藉祖先。
高家開枝散葉,南宋后,在四川蒲江有一高家人,詩禮傳家,家風醇厚,曾先后培養出九個進士,其中三人官至副宰相。當時正在抗擊外侵的一線,浦江高氏兄弟、父子相繼奔赴前線,誓言“為國一死,作忠臣孝子,愈于病五日不汗死者。”民間中醫說,感染風寒的人五天不出汗則有生命危險,高家人用俗語“五日不汗死”表達誓死抗爭之決心,當時人皆稱他們為“高家硬漢”。深處隴右的高氏族人,以此來激勵后代,正如其另一副祠堂聯:“紹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行正業,曰讀曰耕。” (嘉南)

(書法作品由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提供 作者 張鋒飛)
相關新聞
- 2021-11-12但持鐵石同堅志
- 2021-11-12不忘初心 不移其志
- 2021-11-12博愛從吾好 宜春有此家
- 2021-11-08任一日則盡一日之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