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楹聯】
任鐵任金,定有可穿之硯;
日磨日削,從無不銳之針。
——明•徐渭撰(見《徐文長佚草》)
【小識】
五代十國時的后晉,有個叫桑維翰的人,因相貌丑陋常遭人嘲諷,某次去應考,主考官竟因他的姓“桑”與喪氣的“喪”同音,以不吉利為由,將他拒絕錄入。可見以貌取人之詬,古已有之。可桑維翰并不認輸,他立志勤學苦讀,以真才實學來證明自己。他還請人鑄造了一方鐵硯,誓言除非這硯臺磨穿,否則不改其志。寒窗苦讀中的陸游,也曾以“韋編屢絕鐵硯穿”來自勵。
與此相近,還有“鐵杵磨針”的典故,那句家喻戶曉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都是在激勵后學,勤苦堅韌,恒心不移。明代大才子徐渭,就以這兩個故事著手寫下一聯:“任鐵任金,定有可穿之硯;日磨日削,從無不銳之針”,任它是鐵是金,無所畏懼;只要日磨日削,事在人為。
近期蘭州等地,疫情防控形勢又十分嚴峻。疫情面前,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一邊繃緊了弦,積極應對,一邊堅定著心,自信從容。“萬樹綠當山靜處;數花香在歲寒時。”相信長河風會靜,雪霽天終晴,任鐵任金,日磨日削,蘭州挺住,堅持就是勝利!(嘉南)

(書法作品由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提供 作者 劉成)
相關新聞
- 2021-10-20心由凝靜轉光明
- 2021-10-19漢獻之朝,恨無醫國
- 2021-10-18習仲勛的家風
- 2021-10-18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 科學家精神:孜孜求索 勇攀高峰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