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遭遇持續降雨,多地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嚴重。關注到山西暴雨導致的災情后,山西女孩祁一菲制作山西洪災“救命文檔”。上海大學生李睿也再一次行動起來,與志愿者們熬夜搜集梳爬信息,推動救援資源對接。今年7月,河南暴雨成災,李睿就創建了一份命名為“待救援人員信息”的在線文檔,在網絡刷屏。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補充各種信息,讓文檔越來越完善。
從河南到山西,“救命文檔”在經驗的積累中優化升級。面對山西多地出現山體滑坡、房屋倒塌等情況,志愿者們及時更新方案,對應最新道路情況、物資需求、重點災區信息、求助信息等,分別建立子文檔,提高救援效率。文檔發布48小時內,就匯聚了600余條求助和救援信息。志愿者們根據受災地實際狀況,及時優化修復,用心、用腦、用力,嚴謹細致、精益求精,讓“救命文檔”在每一次“編輯”和“轉發”中發揮更大作用。
“救命文檔”濃縮和凝結了每一名參與者的善意、智慧和責任。這里既有與時間賽跑、與災情較量的救援接力,也有科技進步、創新發展的技術賦能,還有奮勇爭先、主動靠前的青春擔當。創建者和維護者們利用所學所長,學以致用,讓救援以一種新的數據化界面呈現,助力救援更高效、更精準。
再平凡的善舉,匯聚在一起,就是信心和力量。正如李睿在采訪中所說,“各行各業的人過來,去想現在需要什么,自發補充。根本無法用數字描述多少人參與了,這是一個靠所有人力量才能做到的事情。”從一位普通大學生聯合同學舉手之勞的善意,再到無數網友的接力傳遞,信息在擴散,愛心與善意也在傳遞。來自虛擬世界的一道道光束,指向同一地點,在洪水肆虐的危難關頭、漫天風雨的無助時刻給予人們更多溫暖。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是根植于中華民族血脈的文化基因,一份“救命文檔”展現的是災難面前大家守望相助的大愛精神。汛情嚴峻、洪水兇猛,一聲聲“我要上”,一封封“請戰書”,一支支突擊隊,一輛輛救援車,一份份“救命文檔”,我們堅信,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韓思寧)
相關新聞
- 2021-10-09讓侮辱英烈者付出應有代價
- 2021-10-09廣安觀潮 | 派駐監督要準確把握“兩個定位”要求
- 2021-10-09深度關注|反壟斷監管規則更加清晰
- 2021-10-08環保造假是錯上加錯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