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接受教育、傳承精神,兩個月來,甘肅省紀委監委機關在辦公樓利用樓道空間舉辦的一次小小展覽,引起當地紀檢監察干部廣泛深入的討論。
“監督保障執行 促進完善發展——甘肅省紀檢監察機關發展歷程主題展覽”,是省紀委監委黨史學習教育中搭建的重要學習平臺,37張展板全面展示了黨的紀檢監察事業在甘肅的發展歷程,展出人物、場景、檔案資料等各類照片367張。
“這次展覽,讓我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歷史有了更全面更系統的了解,很親切、很自豪、很勵志。”省紀委監委辦公廳干部任林鵬的感言,道出了參觀者的共同心聲。
“紀檢工作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保證和促進第二步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1991年6月18日《甘肅日報》一篇報道中引用的時任省委書記顧金池的話,吸引了退休老干部吳泉祖的目光。
回望這段歷史,在紀檢監察戰線深耕30多年的吳泉祖有感而發:“90年代初,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成為國家的頭等大事,為經濟建設創造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成為當時紀檢工作的主要任務。不管什么時候,聽黨話、跟黨走,是我們紀檢監察機關一以貫之的使命。”
審判席上的蘭州鋼鐵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張斌昌、戴手銬的原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張國華、鐵窗后的蘭州市原市長欒克軍……他們有的掩面而泣,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嚎啕大哭。
在黨的各個歷史階段,反腐敗始終是紀檢監察事業的中心工作。展覽選取了甘肅歷年來查處的35個有重大影響的典型案例。一幅幅照片令人震驚,又發人深省。
凝視這些照片,省紀委監委第九審查調查室四級調研員李明深有感觸:“我參與了其中一些案件的查辦工作,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曾經的領導干部,原本有著光明的前途,但由于放松了自身黨性修養和錘煉,一步步走向了違紀違法犯罪的深淵,除了惋惜,更多的是痛恨和警醒。”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尤其是紀檢監察干部,應該時刻引以為戒,經常對照自省,真正做到對組織負責、對家人負責、對自己負責。”特意從白銀趕到蘭州參觀展覽的白銀市紀委監委宣傳部副部長朱鵬感到不虛此行。
“為什么曾經優秀的黨員干部最終淪為腐敗分子?為什么一個人開始是先進典型,最后卻掉了隊?”看完展覽后,這成為省紀委監委組織部四級調研員趙飛經常思考的問題,“人生沒有如果,走好腳下每一步。”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一代代紀檢監察干部率先垂范,以優良的作風,樹立了艱苦樸素、清正廉潔的形象。
“這兩張照片是上世紀50年代初,時任省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的孫作賓寫給副主任劉永培的一封信,值得我們深思。”省紀委監委宣傳部干部、展覽講解員張麗敏每次介紹到這兒都會多說幾句。
一封泛黃的書信中,孫作賓對一篇將要發布的新聞稿件反復閱讀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他認為這篇稿件不夠貼近群眾,像是在給上級匯報情況,因此建議不用,同時也提出了此后類似稿件的撰寫角度和方式,字里行間折射出老一輩紀檢監察人的文風和作風。
省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四級調研員陳新林上下班路過展區時,總會看看展板,時間充裕的時候,還會停下腳步細細閱讀。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張人物照片。茶杯是罐頭瓶,中山裝已洗得發白……”陳新林說的照片上,是甘肅省第六屆、第七屆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占昌。
“誰能想到這是一位省紀委書記。”陳新林說,老一輩紀檢監察人這種艱苦樸素的作風,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作風建設貫穿于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富鶴亭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小切口抓作風,先后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一個一個解決問題,一次一次堅守節點,就是為了把黨的優良作風一代代傳承下去。”
“紀檢監察發展歷史作為黨的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通過回顧歷史、感悟歷史,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和力量。”甘肅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昌林在參觀時說。(甘肅省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于露)
相關新聞
- 2021-09-13黨建引領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省紀委監委著力提高機關黨建工作水平
- 2021-09-13深挖徹查“砂霸”背后保護傘
- 2021-09-13中國紀檢監察報:甘肅持續跟蹤問效問責量化考核整改質效
- 2021-09-10梳理六大環節 制定流程圖甘肅出實招提升巡察工作質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