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企業對用戶的注冊登錄要求過于簡單,游戲賬號網絡租售現象仍普遍……《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發布后,繞開防沉迷系統、繞開監管的現象引發社會關注。
實名認證形同虛設也好,賬號租售暗度陳倉也罷,都提醒我們防沉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史上最嚴網游新規”出臺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具體細微的工作要落實落細。必須認識到,防沉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關鍵要長期抓、抓長效。它是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靠的是多方發力、齊抓共管。
游戲企業和平臺不能一味追逐經濟利益,放棄社會責任,而要從嚴落實相關規范和要求。前不久,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絡游戲企業和游戲賬號租售平臺、游戲直播平臺進行約談,強調要不折不扣執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的時段時長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這相當于給所有的游戲企業和平臺打了預防針,企圖打擦邊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一套顯然行不通了。必須盡到平臺的主體責任,守住未成年人入網游戲的關口,真正從技術層面有效破解沉迷,比如通過實名認證、人臉識別等方式把實名落實到“實人”,防止實名制流于形式。有漏洞堵塞漏洞,有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平臺審核機制,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相關部門要依規依法對游戲企業和平臺加強監管,扎緊制度籬笆。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要求,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這意味著,租售游戲賬號等灰黑產業鏈不僅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也違反相關法律要求。監管部門要鏟除灰黑產業鏈,對網絡游戲平臺加大監管力度,對平臺落實實名注冊、規范付費、固定時間等方面要求的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對落實法律法規不到位的發現一起嚴處一起,讓違法商家和平臺付出相應代價,確保防沉迷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與此同時,良好的校園教育和充實的家庭陪伴也是防止沉迷的一劑良方。防游戲沉迷并非只是單純地管制游戲時間,更是著眼于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就要求學校和家長把握未成年人精力旺盛、興趣廣泛的特點,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引導未成年人發掘更多興趣點,培養積極健康的愛好,在學業和娛樂之間找到平衡。家長作為監護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在防游戲沉迷上不能當“甩手掌柜”,要積極履行家庭監護的職責,用高質量的陪伴、以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引導孩子在正確道路上前行。
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已毋庸多言,當務之急是把防沉迷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技術層面、法律和監管層面、教育層面都抓起來抓到位,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構建綠色屏障。(作者: 李鵑)
相關新聞
- 2021-09-15書寫體育強國逐夢奮進新篇章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體育事業發展紀實
- 2021-09-15行賄還是單位行賄
- 2021-09-15從失衡失落到失控
- 2021-09-15“使絆子”索賄終把自己絆倒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