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個教師節如約而至,1792.97萬名教師迎來自己的節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希望他們同全國高校廣大教師一道,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并向全國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言辭之間傳遞立德樹人的殷切期望,飽含尊師重教的深情。
教師是“燃燈者”,是“筑夢人”。有句話說得好,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每個人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必定有那么幾位老師只要想起就讓人滿懷感恩之心,積蓄起前行的力量。一位好老師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學生時代,還能貫穿個人成長一生。這是因為教師不僅以學識魅力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也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的心靈,讓他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三尺講臺撐起夢想藍天,于潤物無聲處指點人生方向,廣大教師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正因如此,從古至今,人們從未吝惜對教師的贊頌,始終秉承“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的理念。
新時代的今天,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矢志奮斗,值得我們敬重、尊崇和關懷。不會忘記,“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張桂梅雙手貼滿了膏藥,卻依然篤定地說道,“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不會忘記,帶著夢想離開的袁隆平既是科研界的楷模,也是教育界的模范,對待學生就像對待禾苗一樣耐心扶持,耄耋之年仍然帶學生、改論文。教師節前夕,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公布。10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中小學、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有的從事特殊教育20年,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希望;有的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離家萬里常駐新疆戈壁荒漠15載;有的扎根海島教育27年,制作80余種4200多件體育器材,讓學生愛上體育課……他們扛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用擔當和堅守詮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內涵。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接續努力。尊重和關懷在于情意的真摯,在于懷著拳拳之心,在于把“尊”字真正落到實際行動中。要從事業發展、社會聲望等實處做起,有問題解決問題,有困惑紓解困惑,讓廣大老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家長給予教師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全社會從精神上肯定他們的辛勞付出、致敬他們的無私奉獻、滿腔熱情關心教師,真正把尊師之意、重教之心化為教師職業的獲得感。這是尊師重教的應有之義,也是培育社會新風正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
三尺講臺系國運,一生秉燭鑄民魂。一個崇德尚學的民族,總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給教師。營造尊師重教良好風尚,把關心關懷體現在日常和經常,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業上有成就感、在社會上有榮譽感,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教育隊伍、擔當育人使命,民族復興的征途將走得更加踏實和堅定。(作者 李鵑)
相關新聞
- 2021-09-09鄉村出行安全短板必須補上
- 2021-09-08評論|勤學苦練 增強本領
- 2021-09-08不為私名 忘我無我
- 2021-09-08民生工程豈能當擺設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