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近年來,中國不斷通過加大專項治理、細化科技監督等方式,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強化基層反腐力度,全力護航脫貧攻堅。
日前,甘肅省紀委監委通報定西市通渭縣平襄鎮四聯村黨支部原書記袁福定挪用扶貧互助資金問題。2015年至2017年,袁福定違反扶貧互助資金發放程序,以29戶農戶及親屬名義貸款30萬元用于營利性經營活動。袁福定受到開除黨籍處分,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
甘肅省定西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介紹,扶貧資金是貧困戶的救命錢,違法使用就是典型的“微腐敗”,傷害了群眾對黨的信任。查處基層“微腐敗”永遠在路上。
利用科技手段查處基層干部在扶貧領域違紀違法行為是中國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9年1月24日,定西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定西扶貧惠農資金監管網,打通了扶貧惠農資金落地到村到戶到人監管的“最后一公里”,為保障扶貧政策精準惠及困難群眾搭建了科技平臺。
據介紹,監管網分為公示查詢、數據分析和數據比對三個子平臺。以公示查詢平臺為例,該平臺將全市各類扶貧惠農到戶到人資金政策、資金發放信息“曬”在網上。群眾登錄監管網便可查詢扶貧惠農政策和資金發放情況。
通過“線上精準發現線索、線下精準快查快處”,越來越多的地方在扶貧惠農領域做到了智慧監督。

蘭州市紀委監委督察組深入農戶家中了解扶貧政策落實情況。
甘肅省蘭州市也借助惠民資金監管網絡平臺,通過系統查詢、數據比對、后臺分析,快速鎖定異常信息,加大專項治理力度,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蘭州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李海默說,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優親厚友……這些發生在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直查直辦,堅決依紀依規依法處理。
數據顯示,三年來,蘭州市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372起,查辦637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60人,移送司法29人。
不僅如此,中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對查處的扶貧領域典型案例開展干部警示教育,把涉及村社干部問題的通報傳達到村社一級,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并點名道姓通報曝光扶貧領域典型案件,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蘭州市紀委黨風室聯合派駐市水務局紀檢監察組對群眾反映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問題線索進行核查。
中國很多地方還加大農村“小微權力”運行的全程監督,分類指導督促各區縣制定監督工作實施方案,自下而上編制“小微權力”動態運行圖,明確村級“小微權力”決策事項、管理事項、服務事項、公開事項的具體辦理流程,及時“上墻”“上網”進行公示,方便群眾辦事,廣泛接受群眾監督,通過固化“一個權力事項、一套工作流程”,把村干部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2020年,中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這些歷史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優良作風提供的堅強保障。2020年1至11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5.69萬個,批評教育、處理8.5萬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57萬人。
蘭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志強認為,和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人數有所減少,這并不意味著監管力度的減弱,反而說明中國持續反腐取得了明顯效果。
“中國加強對基層干部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大在扶貧領域的監管力度和反腐力度,贏得了民眾的支持,也增強了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李志強說。(記者 張文靜 甘肅省紀委監委供圖)
相關新聞
- 2021-01-19百年征程大智慧 |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精妙設計基層組織
- 2020-01-19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三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開幕
- 2020-01-19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
- 2018-11-27全面提高新時代黨支部建設質量 ——中組部負責人就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答記者問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