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梁有祥 田騰飛

圖為天津市紀委監委駐天津醫科大學紀檢監察組集體研究有關案件。王偉 攝
地方高校派駐紀檢監察機構改革如何改?天津市堅持問題導向,選擇15所相對規模較大的市屬高校進行派駐機構改革試點,從抓好頂層設計、強化系統思維、創新方式方法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理順關系、強化協同,推動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主動監督內生動力不足?抓好頂層設計,明職責、建機制、強隊伍
高校紀委“三轉”不到位,不敢監督、不愿監督問題突出,監督執紀問責存在寬松軟現象,是高校黨的領導弱化虛化、管黨治黨不力、政治生態遭到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
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天津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專題聽取改革方案匯報,研究確定改革方向,明確具體改革舉措,為深化派駐機構改革提供有力領導和大力支持。市紀委監委堅持市屬高校派駐機構內涵式發展,綜合考慮市屬高校的辦學規模、人員數量、監督范圍等因素,在黨的領導體制和紀檢監察體制下穩妥有序推進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
“我們堅持抓好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激發派駐機構想監督、敢監督、會監督的內生動力。”天津市紀律檢查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充分調研、請示報告、對標對表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深化市紀委監委派駐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市屬高校派駐機構改革的實施方案。
在隊伍建設方面,市紀委監委堅持市紀檢監察干部一體化管理,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加大干部交流力度,15家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全部實現外派交流任職。通過深化高校派駐機構改革,明確派駐高校紀檢監察組是代表上級紀委對下級黨組織的監督,與駐在高校黨委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派駐高校紀檢監察組權威性明顯增強,敢于監督、動真碰硬的底氣越來越足。
“改革以來,駐市屬高校紀檢監察組持續深化‘三轉’,除紀檢監察工作外,不參與駐在高校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監督駐在高校黨委落實主體責任、黨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監督責任邊界更加清晰。”市紀委監委駐天津師范大學紀檢監察組組長李煒說。
自去年改革以來,天津市15所高校派駐紀檢監察組共處置問題線索659件次,立案57件,相當于改革前高校原紀委近兩年的立案數總和。
傳統監督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創新方式方法,常培訓、勤交流、夯基礎
“學校公開招聘工作實行回避制度,不接收本校職工直系親屬來校工作……”在天津師范大學2020年公開招聘碩士崗位工作人員方案中,“回避制度”的相關規定更加明確、醒目和突出。
駐天津師范大學紀檢監察組立足“點上問題、面上解決”,在對問題線索深入核查的過程中,發現招聘工作在執行“回避制度”方面存在不嚴格的問題,第一時間下發監察建議書,對癥下藥,直溯根源,督促駐在高校及時彌補制度漏洞和監管盲點,通過監察建議推動日常監督向實處用功、向深處發力。
“安裝升級程序前一定做好數據備份,這個系統具備多個輔助功能,通過信息比對和統計數據,可以為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提供參考。”這是天津市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組織15所派駐高校紀檢監察組業務培訓的一幕。
除了常態化培訓,該室還通過經驗交流會、工作推動會、業務研討會等多種方式,持續用力開展“基礎性工作提升工程”,組織15所派駐高校紀檢監察組互學互鑒、互比互促、互查互看、互動互聯,讓高校派駐監督方式多起來、活起來。
第一次進行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第一次建立干部廉政檔案,第一次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或提示函,第一次回訪教育……一系列日常監督的有效舉措,在市屬高校派駐改革后越來越成為常用方法。
“要修改校長辦公會議制度,改變以往慣例,紀檢監察組列席校長辦公會進行監督……”天津農學院黨委收到駐校紀檢監察組一份《提示函》,督促學校黨委為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行職責提供支持和保障。
“派駐改革后,我們進一步轉變思想、轉換角色、轉移重心,從過去的‘運動員’轉變到‘裁判員’上來。”駐天津農學院紀檢監察組組長徐興云介紹,紀檢監察組制定了《日常監督重點工作一覽表》,采取“入、督、談、諫、研”五種監督方法,對招生招聘、職稱評聘、基建工程等關鍵領域跟進監督、精準監督。
日常監督力量分散、力量薄弱?強化系統思維,多聯動、常協作、大融合
人員少、頭緒多、任務重,一直是派駐機構開展監督的難題,為此,天津市紀委監委創新建立協作組機制,15所高校紀檢監察組形成一個基本單位統籌推進協作事項。
在市紀委監委直接領導、統一管理下,協作組共同開展培訓交流、協同工作指導、聯合監督檢查、協作審查調查、案件協作審理、聯合調查研究等工作,機制共建、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力量共用、難題共解。同時,市紀委監委統一部署,由駐市委教育工委紀檢監察組對各派駐市屬高校紀檢監察組查處的案件進行二次審理,履行審核把關監督制約的職能,助推高校案件審理工作規范化、程序化、精準化。
市紀委監委加強對駐高校紀檢監察組的指導、管理、服務和保障,推動駐在高校黨委履行主體責任,積極支持派駐機構依規依紀依法履行監督責任,形成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貫通協調、協作互動的工作格局。“派駐監督對事業發展保駕護航,附屬醫院與大學的黏合力越來越強,中層干部配合力越來越好。”天津中醫藥大學一位黨外副校長以分管工作舉例,談了政治生態向上向好對教學工作的保障作用。
駐天津中醫藥大學紀檢監察組組長石落表示,改革以來與學校黨委特別是巡察、審計、財務等部門密切協作,建立情況溝通、信息共享等機制,進一步推動黨委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派駐監督責任貫通聯動,實現一體落實、同向發力。
改革前,高校紀委監督力量分散,監督難到位。改革后,對涉及處級以下黨員分別由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和二級學院黨委、紀委承接,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向基層延伸。截至目前,15所試點市屬高校中,191個設立黨委的單位設立紀委182個,占比從改革試點前不足5%上升至95%;110個設立黨總支或黨支部的單位,均設立了紀檢委員;試點高校陸續設立了機關紀委。
在配齊配強隊伍的基礎上,市紀委監委多措并舉強化上下貫通、力量融合、能力提升。駐天津醫科大學紀檢監察組組長蘇豐介紹,針對二級紀委新任紀檢干部存在的理論短板、能力短板問題,任前紀檢監察組組長進行廉政談話,提要求、明職責、點思路,任后由副組長和組內干部通過一對一當面指導、一件事一件事具體指導,確保新任紀檢干部快速進入角色,提升處置具體問題能力。
派駐紀檢監察組通過監督駐在高校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傳導和帶動機關紀委、二級學院紀委履職盡責。同時,加強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監督體系。
相關新聞
- 2020-09-08中國聯通紀檢監察機構強化監督 向餐飲浪費說不
- 2020-09-08內蒙古延伸監督觸角 探頭架到村居 精準查找問題
- 2020-09-07武漢:深入一線跟進監督 保障全面復學安全有序
- 2020-09-07杭州:室組校一體化協作 加強市屬高校監督能力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