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 這個讓老百姓格外信任的檢查組是啥來路?

隴西縣德興鄉村監委主任和廉政義務監督員在交叉檢查時走訪農戶。
“謝謝調查組幫我們解決了問題,我們非常滿意。”在認真聽取完信訪問題調查情況反饋后,甘肅省隴西縣信訪群眾老王爽快地在《信訪反映答復登記表》上寫上了“滿意”兩個字。
是什么事情讓老王兩口子這么滿意?這還得從2015年說起,當年老兩口將2016年養老保險金交給本村黨支部書記后一直沒有收到繳費收據,經過查詢,這筆養老保險金一直也沒有繳納進養老保險系統。老王兩口子心里著急,多次找了村支書,但結果總是不了了之,礙于都是熟人,并且村支書就是村里“一把手”,最終老王兩口子選擇了沉默,想著就這么算了吧。對一個省吃儉用的農民家庭來說,這件幾百元的“小”事,讓人總是心里不痛快,如鯁在喉。
直到今年5月一天,村里來了一支和以前不一樣的檢查組。
“老哥,你的羊養得好得很,得向你請教一下。”
“自來水通了嗎?村里的干部有沒有吃拿卡要?”
熟悉的口音,樸素的打扮,不像是檢查組來了,倒像是遠道而來的親戚在關心自己,老王兩口子對他們有了信任感,在拉家常的時候就把藏在心里好幾年的事來了個不吐不快。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檢查組把該問題線索作了記錄,這一天檢查下來,還發現了4戶農戶也有類似情況。經過整理后,檢查組將這一情況上報鄉紀委,鄉紀委馬上成立核查組,最終該村黨支部書記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為這幾戶人家補交了養老保險金,鄉紀委對其進行了誡勉談話。
這個讓老百姓格外信任的檢查組是啥來路?
這又得從今年隴西縣紀委監委第一季度工作會議說起了。會議通報,第一季度,縣紀委監委受理扶貧領域信訪舉報7件,反映對象全部為村組干部!
如何解決村級監督這個難題,怎么無死角“拍蠅”?
縣紀委監委直抵病灶建立村級交叉檢查機制,充分發揮村監委主任和村級廉政義務監督員本身就是農民、熟悉本地情況的優勢,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異村交叉檢查。縣紀委監委還嚴格工作考核辦法,圍繞監督職責范圍,對每項監督工作完成情況實行目標管理、動態記錄、量化考核。
“這項監督機制運行三個月以來,有效破解了村級‘熟人社會’的監督尷尬,改善了‘單打獨斗’的困局,更好地整合了村級扶貧領域監督力量,明顯提升了監督效果。”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隴西縣共組織全縣17個鄉鎮193名村監委主任、474名村級廉政義務監督員,開展村級交叉檢查29次,涉及127個村,發現問題42條、已整改32條,發現問題線索3件,其中立案審查1件、正在核查2件。(供稿 朱紅霞 編輯 聶靈杰)
相關新聞
- 2020-07-15金昌:“清風護航”招商引資跑出“加速度”
- 2020-07-15甘南:精準培訓打造專業化干部隊伍
- 2020-07-15蘭州市紀委通報五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 2020-07-15今年上半年蘭州七里河區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59件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