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
(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書說)如今皇帝兼并了天下,分辨是非善惡,一切定于一尊。可那些墨守成規的人卻在一起批評朝庭的法令,聽到有法令下達,就用各自的學說來妄加評論,入朝時在心里非難,出門就七嘴八舌說,在君主面前自我吹噓求取名利,到外面標新立異炫耀自己,領著一幫老百姓造謠誹謗。這種情況要是不及時加以禁止,皇帝的威信就要一落千丈,下面的朋黨就會形成。我認為還是要盡快禁止為好。我請求讓史官把不是秦國的典籍全部燒掉,不是博士官主管的私人收藏的《詩》《書》、諸子百家的著作,一律送到郡守、郡尉那里燒毀。有敢相互私下說《詩》《書》的,在鬧市處死示眾,敢頌古非今的滅族。官吏知情不報的與之同罪。命令下達三十天還敢持書不燒的,處以黥刑(在受刑人臉上或額頭上刺上字,再染上墨),罰為刑徒城旦。只有醫藥、算卦、種樹一類的書可以留下。要是誰想學法令,可以拜官吏為師。秦始皇批示:“可以。”
【小識】
讀了李斯的上書,我首先想到的,是多年流行的一句話,“內行整內行,整得更在行。”史料記載,李斯生于楚國,出身低微,曾為郡小吏,為“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辭去小吏,跑到齊國,師從荀子,專攻“帝王之術”,學成之后游說秦國,得到秦始皇的青睞,很快爬上丞相的高位。按說他也屬于“士”中的佼佼者了,可害起自己的同道來,心狠手辣,不遺余力。作為“士”的李斯,非常明白輿論的重要性,所以建議秦始皇禁書,為什么禁,禁什么,怎么禁,懲罰辦法……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言簡意賅。李斯上書第二年,秦始皇就在咸陽坑儒生460多人。
自秦始皇焚書坑儒,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時不時地就演一出毀滅知識、迫害“士”者的慘案。秦始皇的愚蠢在于,以為堵住了文人的嘴,他的家天下就能千秋萬代了,豈不知死后幾年,二世而亡。唐朝詩人章碣寫《焚書坑》一詩:“竹帛煙消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踊椅蠢渖綎|亂,劉項元來不讀書。”祖龍指秦始皇,山東指崤山以東。意思是讓秦王朝完蛋的,并非喜歡搬弄是非、飾古非今的儒生,偏偏是不讀書的“劉項”。
“坑灰未冷山東亂”,字字滴血?。。ㄐ袞|)
相關新聞
- 2020-07-02【清風典歷】召公諫厲王
- 2020-07-01【清風典歷】文帝廢酷刑
- 2020-06-30【清風典歷】韓非傳
- 2020-06-29【清風典歷】管仲乞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