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貝為超 李明鮮
“車間正常上班嗎?收入怎么樣?”“正常,每月領2000多塊。”6月上旬,廣西壯族自治區興業縣紀委監委調研組到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楊練云家走訪時了解到,包括楊練云在內吸納15戶貧困戶就業的縣澤鑫工藝品有限公司車間已經正常復工。
此前,調研組在走訪中發現該公司因資金緊張無法復工,立即督促有關部門主動履責,加快落實扶貧車間帶動就業獎補政策??h紀委監委有力監督打通堵點,推動全縣160家扶貧車間復工,返崗貧困群眾達1220人。
監督重心盯到戶,政策幫扶落到人。廣西紀檢監察機關把推動脫貧工作重心落在戶上作為緊迫任務,通過精準督導、重點引導、集成整改,督促各地各部門把幫扶責任和就業政策落到貧困戶,以穩就業保就業推動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房靈敏多次深入貧困地區和人社、扶貧等部門,對全區7.6萬戶24萬未脫貧人口就業問題和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情況開展調研督導。
“貧困戶俞某有視力殘疾,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但就業幫扶沒有落到戶,沒有排查出來。”前不久,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三級紀委監委聯合督查隊在該縣南站社區發現問題,當即督促當地黨委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盯住貧困戶,由點到面解決貧困殘疾人就業問題。三江縣積極尋找與俞某能力和意愿相符的就業崗位,同時督促殘聯、民政、人社等部門在全縣全面排查貧困殘疾人,從全縣開發的5699個臨時性公益崗位中設立適合殘貧人士的崗位,穩步推進貧困殘疾人就業幫扶工作。
為實現精準督導,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圍繞三江、融水等8個未脫貧摘帽縣,聯合相關市縣紀委監委組成聯合督查隊,聚焦推動扶貧領域復工復產、脫貧工作重點落在戶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整治等五個專項行動開展實地督查。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雷永達介紹,今年4月、6月和8月,自治區紀委監委分別組織聯合督查隊開展督查,以上率下帶動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入企進村到戶,以督促戰,系統性壓實各級各部門主體責任,一戶不落地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
“一個月增收800元,今年脫貧穩了。”前不久,那坡縣坡荷鄉謙合村深度貧困戶農金鑫獲聘清潔員。這受益于自治區紀委監委駐自治區扶貧辦紀檢監察組的有力監督。該紀檢監察組督促駐在單位出臺《創新開發非固定性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指導意見》,督促指導各地在行政村開發一批非固定性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激勵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勞動致富、增收脫貧。今年以來,全區新開發各類扶貧公益性崗位24.97萬個,吸納23.9萬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
據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鐘山介紹,廣西紀檢監察機關發揮派駐機構“派”的權威、“駐”的優勢,督促扶貧責任部門牢固樹立工作重點落在戶上的導向,把落實就業政策的具體舉措精準落實到戶。
自治區紀委監委駐發改委紀檢監察組深入調研,督促水庫和扶貧易地安置中心抓好“一戶一策”等幫扶工作,指導各地與搬遷群眾簽訂后續產業發展、培訓協議。目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搬遷戶已基本實現就業。由于部分企業開工不足、一些農民工返鄉,駐自治區人社廳紀檢監察組及時建議駐在單位將工作重點從赴區外轉移就業服務調整到就地就近就業服務。人社廳抓緊協同有關部門推進就業扶貧車間建設,累計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3.72萬個,促成6.24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
“我愛人吳某在外打工好幾年沒回老家,不知道她的收入怎么算出來的。”今年3月,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大山村貧困戶謝某反映,幫扶干部填寫該戶收入時隨意填寫“吳某做臨時工,每月收入2600元”。羅城縣紀委監委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督促有關部門選派作風實、能力強的幫扶干部進行替換。廣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破除就業扶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就業幫扶由“分類施策”精細到“分戶施策”。
對反饋問題集成整改,推動就業幫扶政策落到戶上。廣西紀檢監察機關把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指導意見和調研督導指出問題的“四項整改”一體推進、集成整改,督促各級各部門把任務清單、整改清單細化到戶,堅決糾治脫貧指標不到戶、跟蹤幫扶不到戶、產業投入不到戶、防止返貧致貧不到戶等問題。
“全區形成以貧困戶為紐帶的責任體系,準確掌握貧困戶就業收入等各項指標,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幫扶上動態管理、精準用力。”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區正在抓緊“四項整改”重點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為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夯實基礎。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