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南京市棲霞區紀委監委針對“陽光惠民”監管平臺上的預警信息,組織力量核查該區星級農貿市場獎勵資金撥付方面的問題線索。
本期看點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指出:“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加強信息化監督平臺建設,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江蘇省南京市紀委監委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高標準建設陽光惠民、醫用耗材、應急管理、污染防治、防范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等五大信息化監管平臺,實行在線監督,緊盯權力運行;開展動態監督,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實現精準監督,解決突出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紀委監委日前運用“陽光惠民”監管平臺對惠民資金撥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一條涉及該區星級農貿市場獎勵資金撥付進度緩慢的預警信息。
這是市、區扶持星級農貿市場建設的專項資金,本應按時撥付,怎么還滯留在賬上呢?棲霞區紀委監委立即展開線上、線下同步督辦。經查,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履職不力,導致20萬元資金延遲發放。目前,區紀委已對其進行立案審查。
這是南京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大數據技術創新監督方式、提升監督質效的一個縮影。該市紀委監委聚焦重點領域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自去年3月起,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建設陽光惠民、醫用耗材、應急管理、污染防治、防范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等五個信息化監管平臺,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推動監督效能提升,為精準監督裝上“慧眼”、插上“翅膀”。
“我們立足‘監督的再監督’,督促職能部門以‘制度化+信息化+公開化’為路徑,加強實時、在線、動態監管,緊盯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做到線上線下同步履職、全程監督,推動日常監督數據化、精細化。”南京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看點1 在線監督 緊盯權力運行
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找準“主攻點”和“突破口”,全面歸集、實時掌握、動態監測重點領域風險隱患。
南京市一家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利用職務之便,為醫藥代理商在該醫院銷售醫療耗材提供便利,受賄逾4000萬元,受到嚴厲查處。該案在當地醫療衛生系統引起震動。
在醫療衛生領域,醫用耗材價格虛高不僅增加了群眾就醫負擔,也極易滋生醫護人員“吃回扣”等腐敗問題。但治理這一問題卻并非易事,涉及醫保、衛健、人社等多部門。面對難題,南京市紀委監委推動相關部門加強協作,依據“共建共享共用”理念建成醫用耗材陽光監管平臺。
“我們督促定點醫療機構通過監管平臺開展網上采購、使用管理等工作,實現從招標到結算各環節全程監管。通過跨部門數據匯集,進行線上比對分析,對異常情況及時預警提醒,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南京市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共有843家省、市、區屬醫療機構接入該平臺,醫用耗材超標準使用、違規采購等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為規范惠民資金管理使用,南京市紀委監委督促市農業農村局、市審計局、市財政局、市大數據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聯合打造“陽光惠民”監管平臺,貫通扶貧、農村集體“三資”、財政預算支付、低保養老、就業創業服務等10個系統數據,匯集全市23個民生部門172條資金線,涉及238.6億元,實現惠民資金從預算、分配、補貼到戶、績效評價全程可溯、可監控、可跟蹤,確保精準落地,應發盡發、應補盡補。
在安全生產領域,南京市紀委監委推動建設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對安全領域問題線索及行政處罰案件全程留痕處置,對社會面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對化工園等高風險區和重大危險源實時在線監測,對事故災害遠程調度,對全市應急管理統一指揮。截至目前,該平臺以危險化學品企業及重大危險源為重點監管對象,共辦理安全生產類行政處罰案件1300余件,排查社會面安全隱患信息2萬余條,實現安全生產隱患全面排查登記、重大危險源全納入監管、安全隱患問題線索全過程網上流轉。
此外,該市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政府隱性債務監管平臺也都實現了實時在線監督。
看點2 動態監督 壓實主體責任
將涉及“三大攻堅戰”、重大民生領域的各類責任主體納入信息化監督管理平臺,進行動態監督。
6月,位于南京城郊的排葛河沿岸青草蔥蔥、綠樹成蔭,河中水質較以前有了明顯改善。
一年前,因企業排污污染河水,群眾苦不堪言,多次向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舉報,卻沒有結果。去年8月,這一問題線索在南京市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上流轉到了“紀委監委監督”模塊。
“接到污染問題反映,職能部門需在監管平臺上辦理并按規定程序調查處理。立案后,必須在3個月內下達處罰決定。如果超期10天未辦理,則會觸發‘紅色預警’,問題線索就會自動流轉到‘紀委監委監督’模塊,由紀檢監察機關再監督。”南京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
發現上述預警信息后,南京市紀委監委迅速啟動調查程序。經查,當地生態環境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后,雖然作出了責令排污企業停產整治的決定,但沒有及時跟蹤督促整改,致使責令停產整治決定書淪為“一紙空文”,污染問題未得到根治。紀檢監察機關對1家責任單位和9名責任人進行了追責問責。目前,排污的化工企業已自行關停拆除有關設備。
根據監督中發現的問題,今年年初,南京市紀委監委又督促市生態環境局升級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增設“熱地圖”及“熱詞搜索”兩大功能,實現對反復舉報、敏感地區、重點污染源自動篩選,以及對偷排、超排、工地揚塵等重點污染問題線索快速搜索。
據了解,在建設五大信息化監管平臺過程中,南京市紀委監委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固化工作流程,將發現或接收問題線索、處置過程、辦理結果全程納入平臺監管,把平臺作為日常履責的重要載體,主動接受監督。
南京市紀委監委分管負責人介紹,該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線上督導、實地抽查、預警督辦、責任倒查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屬地責任和監管責任,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區域協作,提升了工作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看點3 精準監督 嚴查突出問題
利用各監管平臺對權力運行全過程進行精準監督,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南京市六合區一名社區干部通過偽造“家庭貧困證明”,連續三年為其兒子騙取助學金。南京市“陽光惠民”監管平臺上線運行后,隨著各類信息的完善,這一問題在數據比對中浮出水面,這名社區干部最終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原來,南京市將所有村(社區)干部及其重要社會關系情況匯集至該監管平臺,只要干部及其親屬享受了幫扶資金,系統就會自動預警。紀檢監察機關根據預警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比對核實,一旦發現違規違紀問題,立刻組織調查。
“以前,這種優親厚友的問題線索,我們大多依靠群眾舉報來獲取。現在通過監管平臺,能更加精準地發現問題,更加精準地開展監督。”六合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
據統計,去年3月以來,南京市相關職能部門已通過該監管平臺處理各類預警問題3573條。在此基礎上,該市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再監督,督辦預警問題1620條,發現履職不力、優親厚友等問題線索54個,立案調查17人。該市惠民領域呈現信訪舉報、案件占比、新發問題“三個明顯下降”的態勢。
在每個監管平臺上,南京市紀委監委都設置了“再監督”模塊,對地方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依法依規履職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大數據分析比對,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以及履職不力、監管不到位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督促推動各級黨員干部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該市紀檢監察機關依托平臺收集問題線索,督促職能部門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問題。
依托醫用耗材陽光監管平臺,南京市紀委監委督促職能部門深入推進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動淮安、泰州等地市成立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城市聯盟,先后與近300家藥企開展醫用耗材、藥品價格談判10輪,產品價格最高降幅98.5%,年度減少群眾醫療費支出近6億元。(通訊員 于明舉 翁宏業 柳姍姍)
相關新聞
- 2020-04-03駐應急管理部紀檢監察組跟進監督森林火災救援
- 2020-04-03貴州:將脫貧攻堅納入巡視巡察監督重要內容
- 2020-04-01各地探索開展監督檢查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有效方法
- 2020-04-01特寫 | 監督在國門“疫”線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