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的本質是權力濫用、以權謀私,反腐敗必須強化監督、管住權力。監督是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的基本保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專列一章作出重大制度安排。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把“發揮紀委監委專責監督作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作為今年一項主要工作,都釋放出監督權力、管住權力的強烈信號。
十三屆甘肅省紀委四次全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把全面強化權力監督作為全年監督工作的又一個重點,提出要推動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消除權力監督真空地帶,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促進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并提出通過“三個圍繞”開展對權力的監督,對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哪些權力、如何監督權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首先是圍繞權責法定、權責透明、權責統一開展監督。對于如何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了權責法定、權責透明、權責統一的原則。省紀委四次全會將這三項原則作為全面強化權力監督所要抓的第一項具體工作,并對內容作了細化,可見其重要性。
以權責法定為例,提出“緊盯權力配置,監督黨委和政府依法依規設置機構、構建權力體系、合理分解和科學配置權力,督促制定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劃清權力邊界,推動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近日,省紀委監委出臺的加強鄉村小微權力監督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對小微權力進行清單化管理,做到“清單之外再無權力”,就是權責法定的充分體現。全面依法治國必然要求權責法定,權力的設定應當法治化,通過法治方式完善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制度。為此,要嚴肅查處亂設機構、亂增崗位、亂定編制等違紀違法行為。
此外,在權責透明方面,提出要緊盯權力公開,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嚴肅查處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法行為。在權責統一方面,要緊盯不放,完善精準問責機制,嚴肅查處不擔責不盡責問題,堅決糾正濫用問責、不當問責現象。
其次是圍繞“關鍵少數”和重點對象開展監督。隨著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紀檢監察機構改革一體推進,紀檢監察監督力量得以整合、完善、壯大,但與數量龐大的監督對象相比,監督力量仍然相對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有力有效地監督,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面臨的一大考驗。監督不能平均用力,攥指成拳才有力量,也就是省紀委四次全會提出的要聚焦于關鍵少數和重點對象。這是因為,現實中集中行使權力的群體大致可分為兩個,一個是領導干部,另一個是重點崗位人員,權力集中的地方和人員,自然也是監督重點所在。
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和省紀委四次全會都提出要監督“關鍵少數”,既要盯住同級班子和一把手、盯住下級班子和一把手,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還要盯住各級領導干部,防止“裙帶腐敗”“衙內腐敗”。省紀委四次全會還要求對重點對象開展監督,具體而言是政策制定、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和選人用人等重點崗位的工作人員,這些崗位權力集中且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容易滋生腐敗,所以其工作人員不管是不是領導干部,都是紀檢監察監督的重點。
再次是圍繞做細做實日常工作開展監督。監督的作用,一是防患于未然,二是止患于青萍之末。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責、第一職責,重在日常、挺在前面。日常工作怎么才算細和實?對此省紀委四次全會提出要見微知著、抓早抓小、精準施治,每一項都有具體要求,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
比如見微知著。權力使用不公,往往侵害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群眾不可能沒有怨言,但可能因為擔心遭到打擊報復,這些怨言沒有通過正常渠道和程序反映,這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練就“火眼金睛”,用全會報告的說法就是善于“捕捉民意閑談中折射的權力使用不公”,對端倪緊抓不放,對線索順藤摸瓜。
需要強調的是,要把“全面”“強化”兩個詞貫穿于“三個圍繞”。全面,重在完善制度機制,讓監督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強化,就是加大力度、創新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讓監督更有力有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省紀委全會要求,通過全面強化權力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確保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王衡)
相關新聞
- 2020-03-23蘭州新區:以強監督促優服務 確保企業無障礙復工復產
- 2020-03-23派駐省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履行監督職責 助力疫情防控
- 2020-03-23創新方式方法 落實整改監督責任
- 2020-03-20紀檢監察機關把握形勢變化緊盯監督重點 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