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23年1月16日在甘肅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 王中明
過去五年主要工作
過去五年,在省委的堅強領導、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省政府、省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省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項工作與時俱進、全面提高。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60.06萬件,審(執)結252.02萬件,與前五年相比分別上升了91.12%、91.2%。省法院及3個專門法院審(執)結案件4.5萬件。
五年來,我們始終踐行“兩個維護”,政治立場更加堅定。政法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意識進一步樹牢,黨對司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制度機制健全落實,忠誠擁護“兩個確立”成為廣大干警的政治思想行動自覺,省法院班子連續14年被省委考核為優秀。
五年來,我們始終突出主責主業,司法質效穩步提升。全省法院有71場庭審、69篇裁判文書在全國、全省“雙百”評選中獲獎,44個案例入選全國法院典型案例,服判息訴、調解結案等8項指標位列全國年度前十。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守職責使命,服務大局精準有力。聚焦“三大攻堅戰”發揮審判職能,掃黑除惡斗爭、脫貧攻堅榮獲全國、全省“雙表彰”,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服務創新驅動走出了“甘肅模式”,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來,我們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司法為民成色更足。跨域立案全域覆蓋,立案難成為歷史,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高效運行,多元解紛格局基本形成,司法救助普惠可及,“基本解決執行難”如期兌現,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顯著增強。
五年來,我們始終深化司法改革,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堅持“雙輪”驅動,司法責任制全面落實,訴訟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基層法院內設機構改革如期完成,智慧法院建設及應用躍升至全國前五位,推動審判執行體制機制實現了整體性重塑和根本性變革。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從嚴治院,隊伍建設全面加強。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總體工作思路落實見效,從嚴治院機制不斷健全,隊伍積弊沉疴有效根除、能力素質持續提升,全省法院有271個集體、422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單位表彰獎勵。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牢記“國之大者”,堅決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
堅持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努力為全省社會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縱深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把掃黑除惡作為最得民心的工程來抓,審結一審涉黑涉惡涉傘案件691件。堅持“黑財清底”,財產刑、追繳違法所得執行到位47.96億元。省法院掃黑辦等28個集體51名個人榮獲全國、全省表彰。
服務保障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復同意設立蘭州環境資源法庭,增設生態旅游法庭13個、巡回審判點8個,建立生態修復基地10個,審結案件2.39萬件。省法院與黃河流域九省區高級法院,隴南、甘南、白銀中院與鄰省(區)法院建立協作機制,促進大江大河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省法院在世界環境司法等會議上多次介紹經驗。
全力服務知識產權強省戰略。堅持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出臺知識產權審判改革創新實施細則,審結案件6242件,同比上升596%,植物新品種權司法保護在全國法院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復設立蘭州知識產權法庭,打造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高地。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依法規范金融市場秩序,審結金融借款、民間借貸等糾紛案件34.11萬件,金融詐騙等刑事案件1714件。積極開展涉金融不良資產案件專項清理,到位金額81.83億元。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全省法院幫扶貧困村216個,省法院幫扶辦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出臺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意見,妥善化解涉農糾紛案件1.5萬件。積極服務鄉村產業振興,靜寧縣法院“蘋果法庭”、張掖市甘州區法院“種子法庭”、甘谷縣法院“蔬菜法庭”化解糾紛9989件,主要做法入選全國新時代人民法庭典型案例,被《人民日報》等媒體刊發。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部署開展“破產審判專項整改”“立案訴服領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等活動,研發運行營商環境信息平臺,涉及法院的“三項指標”不斷提升。依法推動市場主體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受理破產案件592件,恒康醫療破產重整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蘭州中院“強省會”保障意見,天水中院“穩、緩、保”措施,酒泉中院重整案件指引,平涼法院“產業巡回法庭”,嘉峪關法院“鏈長+院長”機制,臨夏、武威法院“法企對接、法企共建”,為企業提供“菜單式”服務。
二、全面依法履職,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依法懲治犯罪、化解矛盾、服務發展,促進平安甘肅、法治甘肅建設。
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審結刑事案件14.08萬件。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殺人、審結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3940件,毒品犯罪案件5741件。審結職務犯罪案件1568件,助力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對曾為國家做出過突出貢獻等“九類”服刑罪犯裁定特赦。審結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3.23萬件。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對231名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
充分發揮民商事審判職能。深入貫徹民法典,審結民商事案件151.5萬件。增設“離婚冷靜期”、縮短公告送達期限的議案分別被民法典、民事訴訟法采納。加大公民人身和財產權益保護力度,審結人格權、物權、侵權糾紛案件11.26萬件,婚姻家庭等糾紛案件24.35萬件,發出人身保護令352件。發揮司法裁判對市場規則的引領作用,審結合同糾紛案件88.12萬件,公司、證券等商事糾紛案件1.78萬件,周旭與中集華駿公司等關聯交易損害賠償案被評為“全國法院十大商事案例”。如期完成涉軍停償司法保障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裁判,對“好意同乘”減輕賠償,讓“自甘風險入窗開鎖者”自負其責,對“婚外情”贈與認定無效,移風易俗遏制“天價”彩禮,讓社會崇德向上,充滿正氣。
充分發揮行政審判和國家賠償職能。堅持支持與監督并重,審結行政案件3.1萬件。審結因招商引資等引發的行政協議案件1560件,提振企業投資信心。出臺意見規范出庭應訴工作,讓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又出聲”,出庭應訴率達到90%以上。蘭鐵中院深化行政案件跨區劃集中管轄的做法被新華網《內參選編》《人民法院報》頭版刊發。規范公權、救濟私權,審結國家賠償案件2066件。
充分發揮執行工作職能。堅決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號令,全國首家在全省法院整體部署開展基本解決執行難“百日會戰”,為切實解決執行難奠定了堅實基礎。以信息技術破解“查人找物變現”難題,建立網絡查控系統,全面推行網絡司法拍賣,查控案件85萬件,網拍5.3萬次,為當事人節約傭金3.23億元。加大失信懲戒力度,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25.4萬條,限制高消費58.6萬人次,對135名拒不執行生效裁判的被執行人判處刑罰。五年來,全省法院共執結首執案件65.39萬件,到位金額947.82億元。
三、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聚焦群眾司法新需求新期待,攻堅克難、創新突破,著力破解制約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深層次問題。
切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依法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審結養老詐騙案件13件,對8383套涉歷史遺留“登記難”房屋依法解除查封,為1萬余名農民工追回“血汗錢”1.4億余元。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掛牌設立少年法庭68個,廣泛開展“預防校園欺凌霸凌”等活動,審結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575件,有3個法院、1個部門榮獲全國表彰。依法化解信訪積案2221件,為困難當事人發放救助金1.6億元,減、緩、免訴訟費9446萬元,讓司法有力量、有溫度,兩個法院被評為全國“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
深入推進一站式建設。全面建成“廳網線巡”立體化訴訟服務體系,網上立案26.83萬件、跨域立案1.54萬件、網上開庭6.65萬場次,電子送達108萬人次,真正把法院搬到群眾的“家門口”“掌心里”。大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12家單位開展“點對點”訴調對接,有1664個調解組織、2478個基層治理單位、3103名調解員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調解案件39.8萬件,平均每天化解糾紛218件,調解成功率77.5%。張掖市甘州區法院“三分流七支撐”、兩當縣法院“民事直說+訴源治理”、慶陽法院“馬錫五審判方式工作室”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新亮點,高臺縣法院“一庭三所+”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創新案例。
持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省法院共遴選員額法官3216名,聘用書記員3182名,實現85%以上的人員力量向辦案一線集中,98%以上的案件由獨任庭、合議庭裁判。建立審判權責清單,完善“四類案件”識別監管機制,推行類案強制檢索,推出監督審委會、合議庭“九聚焦”和“十五步工作法”,建立法官懲戒機制,確保放權和監督有效統一。穩步推進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統籌推進訴訟制度改革、基層內設機構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
大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抓住網絡強國重大機遇,完成智慧法院3.0系統建設,甘肅法院成為全國首批全業務云化集中部署、“云網一體”骨干環網法院。建成各類應用系統70余項,“智服、智審、智執、智管”成為法院工作新常態。建成司法公開“四大平臺”,上網公開裁判文書137.87萬份,互聯網直播庭審35.99萬場次,省法院庭審直播量在全國高級法院中排名第6位。
四、著力固本強基,不斷夯實新時代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深入實施“135”總體規劃,部署開展“隊伍建設年”“基層基礎建設年”等活動,推動法院工作長遠發展。
全面加強隊伍政治建設。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兩個堅持”專題教育、“兩個確立”主題教育,忠誠根基更加牢固。健全黨建責任清單,部署開展“一院一品”創建活動,省法院、定西中院文化建設入選全國法院文化特色項目,金昌中院等4個法院黨建品牌入選全國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全面提升隊伍司法能力。舉辦全省培訓班207期,培訓2萬余人次,調訓工作連續10年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通報表揚。圓滿完成全省政法干警漢藏雙語“千人培訓”計劃,出版雙語教材11套。廣泛開展崗位練兵、理論研討,49篇學術論文在最高人民法院獲獎,2名法官獲評全國審判業務專家。與蘭州大學等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建立跟案進修、雙向掛職等機制,激勵青年干警在基層墩苗成長、干事創業。
全面推進從嚴管黨治院。以自我革命精神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法院隊伍肌體更加健康。壓緊壓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創新推出“1+1+N”監督模式,常態化推行“十個一”提醒監督,對112個法院開展司法巡查、審務督察。
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省以下法院人財物統管改革,甘肅法院“3+8+5”財物改革模式被最高人民法院推廣到全國法院。全省法院爭取“兩庭”項目66個,新建審判法庭35個,人民法庭31個,為“案多人少”的基層法院調劑員額138個,基層辦公辦案保障有力加強。
全力打造特色司法品牌。更名成立“中華司法研究會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建成首座中國法院中華民族共同體法治文化陳列館,連續三屆成功承辦中華法治文化與司法實踐研討會,以法治方式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省法官學院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甘肅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基地”。發揮甘肅作為馬錫五審判方式發源地的歷史優勢,成功承辦“新時代踐行馬錫五審判方式研討會”,使馬錫五審判方式時代特色、實踐特色、甘肅特色更加鮮明。
五年來,全省法院創新開展代表、委員聯絡工作。省法院舉辦“法院行”活動23次,辦理、答復代表意見建議1067條、關注案件52件,辦結委員提案14件。向省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了環資審判等5項工作,書面報告、定期發布意見辦理情況,在全國高院首家建立“代表委員之家”。積極參加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執行等專題協商活動。依法接受檢察監督,認真審理抗訴案件,共同維護司法公正。
今后工作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省法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在新的更高起點上統籌推進審判執行、司法改革、基層基礎、黨建隊建等各項工作,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主要任務是:以更高站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實舉措有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以更深情懷切實踐行司法為民;以更高效能扎實推進嚴格公正司法;以更嚴要求全面加強從嚴治黨。
- 2023-01-28省紀委監委通報3起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典型問題
- 2023-01-13甘南公安“向人民報告”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
- 2023-01-13通渭:重拳出擊 8名低俗惡搞網絡主播被拘留
- 2023-01-11慶祝警察節 蘭州公安與媒體座談交流共話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