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沒想到,在家門口就把證辦好了,讓我少跑140公里路,交警部門給咱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啊!”8月30日,家住隴南市武都區黃坪鄉黃坪村的黃師傅拿著剛申領到的摩托車行駛證高興得合不攏嘴。在鎮上摩托車銷售店就能完成登記上牌,這對他和這一帶的村民來說實在太方便了。

本網記者 程健 通訊員 劉兵兵
隴南地處甘肅省東南部的秦巴山區,是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區域,東接陜西,南通四川,境內高山縱橫,多雨多霧,鄉村散落在大山的褶皺中,道路更是曲折迂回、蜿蜒難行,群眾出行多以農用車和摩托車為主,出一趟遠門十分不易。
“心里要裝著老百姓。我們的服務向前一小步,群眾的幸福指數就向前邁了一大步。多用心就能看到群眾的需要。”隴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支隊長劉劭經常這樣告誡大家。
1969年出生于隴南山區的劉劭特別能理解老百姓的艱辛,他對養育過自己的這片土地充滿深沉的愛。從一名普通民警到交警大隊隊長、再到縣公安局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一路走來,劉劭都在用一種“工匠”精神對待工作。“人民警察為人民”,他所有的成績、榮譽、激情都以此而生。

任憑山高路遠 交警護你周全
因為山大溝深,群眾辦理一次交管業務只能跋山涉水、頂風冒雨。為了讓群眾少跑路,減少出行成本,劉劭帶領班子成員上山下鄉,克服重重困難,想方設法為偏遠山區群眾延伸公安交管服務,將車駕管業務權限下放到13個交警中隊,建成文縣碧口、西和洛峪等4個交警中隊“五小車輛”查驗通道,為群眾就近辦理車輛注冊登記及相關業務開辟了一條捷徑。
辦證方便了,“五小車輛”考場建設也要同步跟進。今年,隴南公安交管部門在全省率先建成覆蓋全市八縣一區的“五小車輛”駕駛人智能考場,為全省其他地區建設考場和規范“五小車輛”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實現了駕駛人不出縣區就能完成考試的目標。
為進一步滿足農村群眾對公安交管服務的新期待,打通服務山區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隴南市公安交管部門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創新性地融入“大公安”工作體系,推出“兩警融合”服務機制,與康縣望關、文縣中廟等17個派出所試點推行“派出所+交警中隊”的聯合辦公模式,讓山區群眾到鄉鎮派出所也能辦理車駕管業務。

讓數據多跑路 讓群眾少跑腿
為進一步推廣應用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12123手機APP),提升公安交管服務水平,今年以來,隴南公安交管部門積極推行“互聯網﹢”公安交管服務,把拓寬交管12123APP應用范圍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通過民警面對面講解、手把手操作,以及微信、抖音等新媒體的宣傳推廣,形成了群眾喜聞樂見、想用、會用的局面,有效解決了群眾辦理業務排長隊、手續多、來回跑的難題。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群眾通過12123APP在線查看、網上申請、網上辦理的“非接觸式”服務,為打贏疫情攻堅戰、群眾復工復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據統計,截止8月31日,全市共安裝注冊交管12123APP用戶315298人,占所有機動車駕駛人的51.23%;網上辦理業務995218筆,同比增長20.5%。如今,“網上辦”“掌上辦”成為山區群眾辦理車駕管業務的首選方式。

織密服務網絡 實現服務前移
今年以來,隴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交通安全源頭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工作,大力推行車檢、駕考、號牌管理、互聯網服務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推出交管業務“減證辦”“自助辦”“異地辦”等多項便民措施,讓高效的服務惠及鄉村百姓。
目前,通過“警醫郵”合作,全市101個鄉鎮衛生院均可辦理駕駛人體檢工作,全市213個城鄉郵政網點均可辦理行駛證補換領等15項車駕管業務,實現了證件當日遞送、次日送達的快捷服務。
“流動車管所”是隴南公安交管部門又一便民舉措。今年以來,“流動車管所”在102個鄉鎮507個村社辦理了2.95萬余筆車駕管業務,把服務真正送到群眾家門口。同時協調車輛安全技術檢測機構,積極探索移動檢測工作模式,宣傳動員群眾依法及時辦理“五小車輛”報廢業務,從源頭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辦實事,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和目標。繼續探索警種合作,加強社會力量協同,構建以公安交警部門為核心、社會化延伸窗口為重要補充、以偏遠農村流動車管所為延伸的服務模式將不斷得到深化。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的服務永遠在路上。”劉劭說。
- 2022-09-22蘭州公安不斷擴大戰果 全力攻堅沖刺“百日行動”
- 2022-09-22甘肅公安:用“平安指數”護航富民興隴“發展指數”
- 2022-09-22蘭州永登公安搗毀賭博窩點紀實
- 2022-09-19以辦案高質量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審理鐵軍——記“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省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違紀違法審理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