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司法護航 助企業紓困解難 全市兩級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司法的有力保障。為實現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今年,蘭州市兩級法院錨定打造“強省會司法先行示范高地、營商環境司法服務優選高地、固魂鑄劍司法生態建設高地”“三個高地”建設目標,積極發揮司法職能,出臺《關于服務蘭州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以營造“十一個法治環境”為抓手,自覺扛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政治責任,讓資本敢于投資,讓企業放心發展,為構筑現代產業新體系,為蘭州制造提供優質司法服務。
提速增效 暢通司法“快車道”
“沒想到這么快就能立案,并且在法官的主持下還達成調解,法院的效率堅定了我們企業發展的信心,真心感謝法院、感謝法官。”一企業買賣合同糾紛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張某某在城關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拿著調解書連連稱贊。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全市法院為有效降低企業訴訟成本,圍繞“壓時間、降成本、提質效”三個維度,推行“云上辦、馬上辦”,全方位暢通司法服務“快車道。”
為方便企業訴訟,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特別是疫情期間,全面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網上庭審、網上調解、網上送達等線上服務舉措,極大方便涉企當事人訴訟,讓司法服務更高效,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上半年,全市法院網上立案16356件、跨域立案38件、線上庭審1670件,電子送達37238件。
對于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推行立案、審判、執行“三優先機制”,開辟涉企訴訟“綠色通道”,推行涉企案件繁簡分流,實行“簡案快審、難案精審”,有效縮短辦案周期。上半年,全市法院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18.6%,簡易程序適用率85.2%,平均審限縮短12天,為企業實現公平正義“助跑提速”。
優質服務 幫助企業“紓難困”
“有司法的護航,我們很安心。”某新能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被告在簽收調解書后,為法院維護企業發展的有力舉措點贊。
2020年,某能源公司向某銀行借款5000萬元,用于生產經營,某新能源汽車公司為該借款提供擔保。但受疫情反復等多重因素影響,某能源公司無力按時償還借款本金。2022年6月,某銀行向蘭州新區法院提起訴訟。
一邊是受疫情影響后企業的復產復工,另一邊是金融企業的合法債權。為讓能源公司有足夠的時間償還借款,同時保護銀行合法權益。主審法官對該案進行調解,擺事實、釋法律、明利害,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致調解協議。
今年,蘭州兩輪疫情突襲,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持續攀升,與之相關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服務合同糾紛數量同比增幅較大,一場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司法保衛戰在全市法院打響。對于受疫情影響產生的買賣、租賃、加工承攬、建設工程等合同糾紛,全市法院調整審判思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鼓勵引導當事人維持合同關系或調整、變更協議內容。在適用法律上,綜合考量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合理確定各方責任。同時,對于企業因疫情影響遲延償還金融借款的糾紛,審慎認定違約情形,積極促成當事人以展期、續貸或分期付款等方式化解糾紛,緩解企業融資難。
推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在中國(甘肅)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立知識產權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站,簽署《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設立蘭州知識產權法庭巡回審判點、蘭州新區勞動者權益糾紛調解中心、消費糾紛訴前調解中心和榆中金融糾紛調解室,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上半年,全市各類調解組織調解案件8245件,調解成功3305件,成功率40.1%。
精準司法 依法審判“有力度”
安瑞科公司是一家外資投資的獨資企業,是甘肅境內LNG加氣站建設的運營企業,因資不抵債被債權人昆侖能源(甘肅)公司申請破產清算。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后,查明該企業因國家政策調整,經營陷入困境,停產已有六年之久,債權人利益無法實現,債務人無法退出市場,資產無法盤活。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從指定管理人到裁定終結破產程序,歷時6個月,完成了債權的確認及全部資產的處置變現。
全市法院充分發揮破產救治功能,開展營商環境“辦理破產”指標評價,全面落實破產案件繁簡分流和快速審理機制,全市法院破產案件審判周期大幅縮短。建立各類企業破產協調指導機制,指導全市法院運用預重整、重整、和解等方式,救治危困企業,提振市場信心。
為推動企業破產處置市場化、法治化,建立健全府院協調機制,聯合稅務、財政等職能部門共同化解破產案件中涉及的費用欠缺、稅費減免、企業變更、信用修復等難題,降低企業破產處置成本。與中國銀行合作,上線省內首個破產資金管理平臺,大幅提升破產債權回收率。上半年,全市法院審結涉企業合同糾紛、產權糾紛、破產案件等17648件。
善意執行 護航企業“再發展”
“感謝法院,為我們公司挽回了損失,有你們的支持,我們才能安心經營。”申請執行人甘肅省建設某公司負責人向蘭州中院執行局法官道謝。
今年4月,申請執行人甘肅省建設某公司申請執行蘭州某玻璃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涉案標的1億多元,通過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協調,僅用11天時間完成了送達、凍結、扣劃,以最快的時效兌現了權益,有效維護了勝訴企業的合法權益。
為進一步規范執行管理,蘭州中院制定了《執行案件立案審查規范》《財產查控管理規定》,實行執行案件繁簡分流、集約執行模式。積極開展涉金融不良資產案件專項清理行動,制定工作細則,辦結移交案件124件,執行到位標的16.45億元,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在及時兌現申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堅持善意文明執行,慎用查封、變價等措施,確保企業生產經營、資金流通不中斷,最大限度減少執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堅決杜絕“辦了一個案子,垮了一個企業”。上半年,全市法院受理執行案件31262件,執結15288件,結案率48.9%,執行到位金額34.43億元。
問需求策 靠前服務“暖民心”
今年6月26日,安寧區法院法官走訪華潤雪花啤酒(甘肅)有限公司,全面了解企業經營現狀、疫情大環境下企業發展以及對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司法需求;7月4日,榆中縣法院法官走訪名城蘭州公司,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需求。
“法官主動上門服務,真的是很周到。不僅為我們解決了當前遇到的法律問題,還為企業今后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蘭州新區一企業負責人說。
進企業、搞調研、送信心、解難題,全市兩級法院積極開展“扶企助企優環境”專項行動,引導企業把法律風險控制關口前移,實現從“事后維權”到“事先預防”的根本轉變,將司法服務延伸到企業“神經末梢”。
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與甘肅證監局、甘肅證券期貨協會召開座談交流會,開展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金融債權保護、破產審判等專題調研,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把脈問診、建言獻策。開展“誠信興商宣傳”和“法惠民企”活動,“點對點”“訂單式”司法服務,指導企業防范化解各類風險。上半年,全市法院深入走訪53家企業,提供60余次法律咨詢服務,協調解決涉法涉訴問題近20個。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爍
- 2022-08-11為文物保護發聲 讓公益訴訟有為——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監督助推文物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 2022-07-27隴南西和公安“四聚焦”推進“百日行動”提質增效
- 2022-07-25蘭州交警白登紅:“白”天黑夜構筑疫情防控銅墻鐵壁
- 2022-07-25蘭州社區民警高成仁最后一班崗的“標準答案”:讓我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