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力構建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
我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新鮮出爐”

《彩虹之路》演出劇照

“豐收了·游甘肅”活動

話劇《七先生》演出劇照
12月1日記者獲悉,為進一步推進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繁榮發展,省文化和旅游廳編制的《甘肅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近日“新鮮出爐”。《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在2020年國內旅游2.13億人次,總收入1455億元基礎上,到2025年,實現人數突破5億人次,總收入達到4000億元,力爭兩項指標年均增長20%以上。
“十三五”期間,全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和旅游工作及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推進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繁榮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省文化和旅游廳編制了《甘肅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
“十三五”期間,全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和旅游業提質增效、融合發展,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甘肅文化影響力、“交響絲路·如意甘肅”美譽度日益擴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文化旅游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不斷提高。
其中,我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放大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國家級文化發展戰略平臺作用。以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為龍頭,推動“三區”建設提檔升級。圍繞“十三板塊”,堅持文化遺產保護優先,科技賦能文物保護成效明顯,不僅夏河白石崖遺址、天祝吐谷渾王族墓列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同時敦煌學、簡牘學等特色學科建設也深入推進。
此外,圍繞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時代主題,文旅部門還加強創作規劃、選題策劃和扶持引導,努力創精品攀高峰,推出秦腔《民樂情》、話劇《七先生》、原創交響樂《永遠的綠洲——河西走廊》等一批優秀現實題材作品,舞劇《彩虹之路》等一大批優秀文藝精品劇目入圍、榮獲國家級獎項。特別是,“春綠隴原”文藝展演成為我省歷史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普惠性最強的文化惠民品牌。大型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敦煌盛典》等成為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亮點、市場新熱點。還有“花開敦煌”“大路西行”“朝圣敦煌”也成為美術創作展覽品牌。
旅游事業發展成果豐碩、成績翻番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省累計接待游客13.2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995億元,分別是“十二五”的2.5倍和2.8倍。截至目前,5A級旅游景區達到6個,4A級旅游景區達到107個,A級旅游景區達到358個,星級飯店384家,旅行社780家,娛樂場所1545家,新改建旅游廁所7400多座。張掖市成功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敦煌市、嘉峪關市、崆峒區創建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功打造玉門市等一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成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園22個。
同時,我省還建立了省市兩級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和重點旅游市縣綜合執法、聯勤聯動、高效快捷的執法機制,持續開展“雷霆行動”文化旅游市場專項整治、“利劍行動”旅游市場專項整治。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妥善應對涉文旅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在文旅市場綜合監管體制的有力保障下,市場秩序得到有力規范,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綜合滿意度明顯提高。
此外,我省還統籌開展了全省文化旅游整體形象宣傳,全面打響“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品牌。期間,“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彩車榮獲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地方彩車“創新獎”、“聯通陸海絲·助推雙循環”——甘肅文旅“環西部火車游”主題推廣營銷活動獲評“2020年度中國文旅營銷創新典范”,入選全國24個旅游宣傳推廣典型案例。“豐收了·游甘肅”“你是人間四月天”——甘肅文旅致敬醫務人員健康休養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而甘肅,也被《孤獨星球》評選為亞洲十大最佳旅游地第一名,榮登《紐約時報》“2018全球必去的52個目的地”榜單。
“十四五”規劃錨定文旅強省目標
此次《規劃》的編制錨定了文化和旅游強省目標,以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擴大內需、提振文化旅游消費為戰略基點,統籌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協同發展,用文化事業引領文旅產業,在鑄就文化新輝煌中發揮甘肅作用。
根據《規劃》中要求,“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著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持續放大文化和旅游業綜合效應,全力將我省建設成為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傳承弘揚、創新利用的新高地,絲路精神和時代精神融合的新典范,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新樣板,絲綢之路國際文化旅游樞紐站,長城、黃河、長征三大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示范區,中國西部自駕游大本營,不斷擴大“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為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作出新貢獻。
總的來說,此次編制的《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實施文化事業繁榮工程,以及實施社會文明促進和提升工程,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構建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十一個方面,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方向,并通過15個專欄列出83個重點舉措、工程項目。
力爭兩項指標年均增長20%以上
《規劃》中還明確了我省“十四五”文旅發展具體目標: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一個工程、十大體系”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甘肅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文化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和旅游為民、旅游帶動作用全面凸顯,文化旅游成為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競爭力提升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
根據《規劃》中要求,“十四五”期間我省旅游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得到完善,體制機制更加順暢,產品業態更加豐富,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條拓展延伸,產業效益更加優良,旅游經濟綜合貢獻顯著提高。“十四五”期間,在2020年國內旅游2.13億人次,總收入1455億元基礎上,到2025年,實現人數突破5億人次,總收入達到4000億元,力爭兩項指標年均增長20%以上。
《規劃》中還初步擬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優秀文藝作品、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均等化,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眾旅游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構建“一個龍頭、兩大樞紐”文旅發展新格局
據了解,此次《規劃》中將優化發展布局列為“十四五”期間文旅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旨在搶抓“甘肅最大機遇在于‘一帶一路’”的重大歷史機遇,依托絲綢之路黃金段及文化旅游資源沿省內絲綢之路、黃河、長征、長城線路呈點狀鑲嵌、圈狀集聚、帶狀分布的特點,圍繞甘肅獨特的祖脈文化、絲路文化、長城文化、石窟文化、黃河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構建“一個龍頭、兩大樞紐、四區集聚、四帶拓展”的文旅發展新格局。
首先,將借敦煌文化制高點優勢實現“一個龍頭引領”,擦亮“世界的敦煌”“人類的敦煌”“東亞文化之都”等金色名片,把敦煌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使其成為甘肅文化旅游國際化著名品牌。舉全省之力建設國家一流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融合創新改革先行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力爭把敦煌建設成世界旅游城市。
同時,兩大文化旅游國際樞紐站。發揮蘭州省會城市和中國西北綜合交通樞紐的作用,真正把蘭州的區位和交通優勢高效轉化成為黃河文化新地標,中國西北文化旅游集散地和中國西部旅游大環線重要樞紐站。強化敦煌連通國內外航空、高鐵、高速公路和旅游基礎設施配套性和便捷化,把敦煌建設成絲綢之路國際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
此外,還將建設四大文化旅游經濟區。全面融合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長城、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甘肅示范段建設內容,以敦煌為核心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產業集聚區,以蘭州為核心打造“中國黃河之都”都市文旅產業集聚區,以天水為核心打造“隴東南始祖文化旅游經濟區”,以臨夏、甘南城鎮群為依托,打造絢麗民族風特色國際文化旅游經濟區。
特別是,還將打造四個文化旅游示范帶。以蘭州為中心,貫通甘肅東西,串聯沿線城市,聯動烏魯木齊和西安,打造以“交響絲路”為品牌IP的絲綢之路黃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帶;縱貫全省南北,建設黃河干流沿線四市州,以“錦繡黃河”為品牌IP的黃河文化旅游示范帶;打造以“壯美長城”為品牌IP的長城文化旅游示范帶;結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建設,打造以“追夢長征”為品牌的IP紅色文化旅游帶。
《規劃》中明確,還將根據四個示范帶中文化和自然景觀特色主題,推出河西走廊文化遺產線路,世界石窟長廊、華人尋根圓夢、萬里長城名關、沙漠戈壁挑戰、健康養生福地、工業科技豐碑、隴上江南休閑、農耕文化大觀等系列主題旅游線路。
大力構建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
記者了解到,在《規劃》中還明確未來我省還將分別實施推進“隴原文藝高峰攀登工程”“品牌展演展覽工程”、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加強文藝評價體系建設,大力構建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引導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進行文藝創作,推動形成全省藝術精品和文藝人才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
屆時,將全力推進“一部舞臺劇、一臺旅游演藝、一個展覽、一部影視劇、一部紀錄片、一首歌曲”的“六個一”文藝精品創作工程。重點開展舞臺藝術、美術、音樂創作,突出思想性、藝術性、時代性,推出一批叫得響、留得下的文藝精品。挖掘整理、復排、提升一批藝術價值較高的優秀保留傳統劇目。
“十四五”期間,力爭全省新創作大型劇目50部以上、小型作品100部以上,挖掘傳承經典保留劇目(含經典折子戲)50出以上。重點扶持具有引領示范意義、達到全國一流水平的精品劇目10部以上,力爭5部以上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
同時,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新中國成立75周年重大機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藝展演、惠民演出、藝術賽事和美術藝術展覽活動,為全省優秀文藝成果提供展示的平臺。持續開展“春綠隴原”文藝展演,打造隴原品牌演藝演播和展覽展示活動。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文/圖
相關新聞
- 2021-12-01青年演員杜少杰主演電影《八步沙》獲第34屆金雞獎提名
- 2021-11-302021金雞獎提名名單公布 甘肅電影《八步沙》獲兩項提名
- 2021-11-26《長津湖》為何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
- 2021-11-25探源中華文明 致敬考古百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大型文化節目《中國考古大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