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紅色文化熠熠生輝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也是黨成立后黨中央機關長期駐扎地、社會主義建設重要基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這座城市蘊含著豐富的紅色資源,行走其間,常常轉角就能遇見一段動人故事。一塊磚、一支筆、一個唱段,便能帶你走入一段黨的“創業史”和“青春成長史”。
過去三年間,上海完成了“一館五址”建設保護,中共一大紀念館建成開放,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等完成修繕;上海還頒布實施《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成立上海市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雜技劇《戰上海》、電影《1921》、電視劇《功勛》等紅色文藝精品“圈粉”無數。150種“黨的誕生地”出版工程出版物推出,紅色文化資源信息應用平臺“紅途”上線,還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紅色公交線路、紅色旅游巴士專線、紅色經典步道系統等與市民見面。
通過持續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構筑紅色基因傳承弘揚高地,“黨的誕生地”已經成為上海的一張鮮亮名片。上海更在持續探索并積極實踐:如何在紅色文化傳播的“重”與“輕”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讓深厚的歷史既保持精神內涵的莊重,又能插上傳播的“翅膀”,走進更多人的內心深處。采訪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圈粉”年輕一代,厚重而年輕的紅色文化正煥發新的光彩。
1.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用匠心呈現初心
馮蕾是上海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她所在的公司最近三年參與修復的重要紅色遺址就有近20處。其中包括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令她感動的是,一支“以老帶新”的隊伍一絲不茍,想方設法以匠心呈現初心。
上海江西中路187號,原工部局大樓,也叫老市府大樓。這里是上海解放后市人民政府首個辦公地,也是上海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眼下,正在加緊實施室內結構加固工程和修復前的準備工作。
“自2019年9月對大樓啟動保護性綜合改造以來,團隊做得最多的就是各種小樣,水刷石、水磨石、馬賽克、混凝土磚,每一種構件的修復都要反復實驗,努力達到最佳效果。單是外墻清洗小樣就做了二三十種。”馮蕾說,“修老建筑,寧愿多花點時間做前期準備,謹慎對待,一旦修錯是不可逆的,這是修繕團隊每個成員秉持的原則。”
作為磚木結構的老建筑,中共一大會址近3000平方米的木飾面是修繕重點,包括木門、木扶梯、外墻木裙板、木地板等。這些木構件的修繕都采用傳統廣漆工藝,剛涂上去是茶褐色,成膜以后現出厚重的暗紅色,被親切地稱為“一大紅”。要呈現“一大紅”,12道工序一步也不能馬虎。“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歷史,是具有重大文化、史料價值的不可再生資源,面對它們,必須心懷敬畏。”1992年出生的中共一大會址修繕項目經理牛凱說。
讓歷史來訴說,是最有說服力的傳播。讓馮蕾開心的是,年輕人對解碼歷史建筑里的紅色印記充滿熱情。一場面向青少年的“恰同學少年,看我修文物”公益活動,體驗名額很快就被“秒殺”一空。
建筑是一本可以隨時踏入的史書。上海有著豐饒且與眾不同的紅色文化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上海市3437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058處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中,蘊藏著大量與黨的誕生和成長息息相關的紅色記憶。正是因為有一批人的匠心守護,上海城市軟實力的神韻魅力得以彰顯,“最上海”的城市文脈得以保護傳承。
3.在守正創新的舞臺上,感知紅色文藝的魅力
“百萬雄師過大江,雄赳赳,氣昂昂……”豪邁激昂的唱腔響起,滬劇表演藝術家孫徐春飾演的陳毅元帥乘坐吉普車出現在舞臺上。8月23日,作為上海市“建黨百年”“全面小康”主題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滬劇《陳毅在上海》在上海大劇院上演。老中青六代滬劇人,共同用“上海的聲音”展現“一代儒將”與新上海的故事。
由上海評彈團創排的中篇評彈《戰·無硝煙》,則以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上海解放一年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贏經濟“淮海戰役”的故事。雖是表現紅色金融的戰斗,傳統評彈“熟悉的味道”依然撲面而來。流派紛呈的演唱、令人捧腹的“噱頭”、惟妙惟肖的模仿、張口就來的南腔北調,評彈“說噱彈唱演”的特點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雜技劇《戰上海》等“上海出品”的佳作,在舞臺上持續綻放光彩,“圈粉”無數。文藝工作者們聚焦重大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記錄時代征程,從火熱的生活現場提取創作素材,努力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
上海將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緊密結合,并與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文化底蘊聯系起來。記者了解到,下一個3年,上海將在紅色文化傳承弘揚中彰顯“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凝心鑄魂的作用。通過用好用活豐富的紅色資源,精心組織文藝創作,創新打造精品展陳,在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進程中,進一步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新時代上海的故事。(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相關新聞
- 2021-08-25驅邪扶正,打造清朗“飯圈”文化
- 2021-08-252021年暑期檔:彰顯中國電影發展新格局
- 2021-08-24央視中秋晚會亮點揭曉:舞臺科技感強,邀實力唱將
- 2021-08-24“總渲染時長超3億核小時”:中國動畫電影視效達到新高度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