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文史博覽

      靈臺地名探源

      2025-01-02 15:21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靈臺地名探源

      大華溝(圖片由靈臺縣委宣傳部提供)

        武江民 王少華

        靈臺縣位于甘肅省東部,雄踞隴東黃土高原南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890米-1520米之間,境內主要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區)兩道川(達溪河、黑河川區);全境東西長78公里,南北寬40公里,總流域面積2038平方公里,屬黃土高原溝壑區。靈臺氣候適中,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糧食生產優勢明顯,素有“隴東糧倉”之稱。

        悠久歷史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靈臺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自商周以來便有史可循,發展形成了燦爛的人類文明。商周時期建有密須國、密國,文物資源豐富,上自舊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齊家文化,歷商周、秦漢、唐元明清,下訖民國,各時代精品薈萃,商周文物被譽為“中華之最”。

        靈臺縣商為密須國,周為密國屬地;秦代置鶉觚、陰密二縣;東漢后期設三水縣;兩晉南北朝時期,曾先后設立過鶉陰、朝那、安武等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靈臺縣,屬麟州;貞觀元年(627年)廢麟州,省靈臺入麟游,天寶元年(742年),改鶉觚及析麟游為靈臺縣;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省靈臺入涇川。十一年(1274年),復置,以良原縣省入;清康熙六年(1667年),分陜西置甘肅省,靈臺縣遂入甘肅;民國元年(1912年)靈臺屬涇固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靈臺縣直隸甘肅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原涇原道劃為第二行政督察區,靈臺縣屬之;1949年7月24日,靈臺縣全境解放,成立靈臺縣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撤銷靈臺縣并入涇川縣;1961年12月,恢復靈臺縣。

        地名故事

        密須國,約公元前12世紀,皇帝后裔姞姓的密須氏,在靈臺西部建立密須國,都城建于密城(今百里鎮)。觀今日百里鎮地形地貌,以達溪河水系沖積形成的一條川地及兩邊的臺地組成,寬廣平坦的河川,土地肥沃,適宜農耕文明的發展。同時,獨特的地形條件決定了此地重要的戰略地位,“易守易退”,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鶉觚,秦昭王滅義渠戎國后,始置北地郡(治義渠)。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置鶉觚縣。周地圖記中曾詳細記載“鶉觚”這一地名的由來:“鶉觚縣者,秦太子扶蘇及蒙恬筑長城,見此地原高水淺,因欲筑城,遂以觚爵祭奠,乃有鶉鳥飛升觚上,以為靈異,因以名縣。”縣治在支村原(今邵寨鎮)。

        朝那,東漢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安定郡遷寄美陽(今陜西武功附近),朝那縣隨遷靈臺(今靈臺縣朝那鎮)。西魏文帝大統元年(公元535年),自原州百泉縣徙朝那縣治于今靈臺縣朝那鎮(轄今靈臺縣之西部朝那、龍門鄉之地,涇川縣之西南部)。“朝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縣級地名,學界對其讀音與含義一直有較大的爭議。

        靈臺,文王三年,周師伐密須,密人自縛其君而歸文王,密須國滅亡,其地遂屬周。文王滅密須般師,于今靈臺縣城筑靈臺以祭天。“靈臺”專名由此得名。隋朝大業元年首置靈臺縣。

        “靈臺”是我國文明社會初期一個祭天觀天的場所,是古代君主宣揚王權“受命于天”的一種工具。現在普遍認為今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就是《詩·大雅·靈臺》中提到的“靈臺”。

        地名特點

        (1)反映山川地貌

        用山川地貌命名居民點地名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命名方式,靈臺縣位于隴東黃土高原南緣,地貌以溝壑、山塬為主。靈臺縣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中反映山川地貌的居民點地名,除“山”“屲”“溝”“峴子”“塬”“坡”等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外,在一些地名中將山川地貌藝術化地想象成日常生活中的物體。如朝那鎮三里村的“細弦子”,因地處在狹窄的塬面上,為了凸顯塬面的狹窄而得名;“什字塬”,因黃土塬面呈十字形故名。

        (2)反映地理方位

        居民點地名中經常出現方位名詞,如“東”“南”“西”“北”“上”“下”“前”“后”等,用以體現居民點與附近地貌特征的相對關系。靈臺縣境內塬、臺、川散落,居民點分布其間,如邵寨鎮東莊村的居民點地名“上小塬”,因位于三里塬南部地勢較高的塬面上而得名。諸如此類地名還有山根底(新開鄉寺溝村)、河南(梁原鄉景家莊村)、橋東(龍門鄉崾峴村)、南坡塬(星火鄉程家塬)等。

        (3)反映生態特征與地物

        以動植物命名:槐樹嶺(新開鄉底莊村)、棗林(梁原鄉官村)、狼刺山(梁原鄉杜家溝村)、芋園(梁原鄉橫渠村)、落鷹疙瘩(百里鄉)、老虎溝(上良鎮張村)等。

        以地物命名:橋梁(中臺鎮胡家店村)、西堡子(中臺鎮楊村)、南堡子(什字鎮)、園子(什字鎮草脈村)、堡子(朝那鎮后溝村)等。

        總結這類地名命名特點不難發現,靈臺縣當地植物資源主要包括槐樹、棗樹、核桃和酸刺一類低矮灌木等。這也從一個方面印證了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狀況與社會狀況。

        (4)反映姓氏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同姓氏、同種族的人們往往居住在一起,并且就以他們的姓氏來命名所在地地名。靈臺縣由于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自然也保留下來大量的反映姓氏文化的地名,諸如趙家坡(朝那鎮后溝村)、嚴家(邵寨鎮三坡村)、多家莊(獨店鎮白峪村)等。當然也有較為特殊的姓氏地名,比如上良鄉澗溝村“蘇張”,就因舊時蘇、張兩家都聚居于此而得名。

        (5)反映美好愿望或紀念人和事

        風調雨順,平安康泰是長久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用包含向往美好生活的詞語來命名居民點地名是“趨吉避兇”這一傳統觀念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體現。靈臺縣現今地名中有許多諸如此類的地名,如什字鎮南溝村“新豐”,寓意新的一年五谷豐登;新開鄉底莊村“民樂”,取人民安居樂業之意;龍門鄉牛宅村“前進”,寓意村民生活永遠向前,每天進步。

        每個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會涌現出杰出的人物、發生重要的歷史事件。居民點地名往往也與這些歷史事件或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梁原鄉“官村”,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唐朝華州刺史李元諒兼任隴右節度使。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一月,李元諒積勞成疾,病逝于梁原棗林,此地為了紀念節度使李元諒,因此稱作“官村”;星火鄉“和號”,相傳唐將郭子儀抵抗吐蕃軍隊戰敗后采納了鹽州刺史李國臣的建議,親自引兵快速奪取秦原(今上良),然后,一路高舉旌旗向西進軍,攻下朝那。吐蕃駐扎在今星火塬的軍隊,發出訊號,一時鼓角相聞,一直應和到百里城。因此留下了“和號”這一地名。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女人双腿搬开让男人桶|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26u|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污视频网站在线免费看| 四虎影视免费在线| 激情综合网婷婷|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男人操女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2020欧美极品hd18|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1300部真实小u女视频在线|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67194成手机免费观看|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办公室震动揉弄求求你| 试看120秒做暖暖免费体验区|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gay精牛cum|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自拍偷拍校园春色|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国精品在亚洲_欧美| jux900被公每天侵犯的我|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欧美亚洲桃花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