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文史博覽

      渭水之源:流淌的文明史詩

      2024-11-12 09:01 來源:天水日報

        原標題:渭水之源:流淌的文明史詩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馬凱

        一條河,一座橋,一方人文,一段歷史。

        在甘肅的廣袤大地上,渭河如同一條歲月的綢帶,蜿蜒流淌,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這條河,見證了“夸父逐日”的執著、“鳥鼠同穴”的和諧、“大禹導渭”的智慧。她從神話中走來,從歷史的長河中走來,以“長流渭川水,溯到源頭只一盂”的綿綿偉力,滋養了華夏幾千年燦爛的文明。

        “問渠哪得清如許?‘渭’有源頭活水來。”渭河之源,不僅是文化的根脈,也是渭源人民的精神家園。

        在渭河的源頭,歷史的漣漪輕輕蕩漾。站在灞陵橋上,感受著腳下的河水靜靜東去。這座被譽為“千里渭河第一橋”的古橋,如同一位沉默的長者,靜臥于渭水之上。

        灞陵橋,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見證了無數的戰火與和平。橋身以木籠裝石為墩,其獨特的構造,讓人不禁贊嘆古人的智慧。一旁殘留的玉石欄桿,如同歷史的印記,記錄著灞陵橋的榮耀與風雨。橋的南北兩端,飛檐式灰瓦與卷棚式橋頭屋,構成了13間64柱的拱形長廊,如同一幅畫卷徐徐展開。

        在講解員的解說中,采訪團一行人漫步于橋上,每一步都似踏在歷史的琴鍵上,發出回響。橋兩側的匾額與對聯,是歷史的注腳,讓人在欣賞書法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文化氣息。清代陜甘總督左宗棠的“南谷源長”,孫科的“渭水長虹”,于右任的“大道之行”……每一塊匾額,都是一段寫在渭河之源的故事。在這里,每一次凝視都能感受到時間的深邃。

        灞陵橋自建成以來,歷史上經過五次大規模的修繕。其實人們修復的不僅僅是橋梁本身,更是對歷史的傳承。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如今,灞陵橋是地標建筑,是團結鄉民的紐帶,是傳播文化的長廊,更是文化圖騰,不僅連接渭水兩岸,也通往古今。

        三千年前,孤竹君逝,遺命叔齊繼位。伯夷辭讓,叔齊守禮不從,共赴周國,探尋天道。遇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后,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

        古往今來,伯夷叔齊身上所體現出的“圣”“賢”“仁”“義”,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等高風亮節,為孔子、孟子、司馬遷、韓愈等歷代中華先賢所崇尚,夷齊文化也成為渭河源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秦漢時期,當地百姓就在首陽山修建廟宇,鑿洞塑像,舉行祭祀活動。千百年來,憑吊、祭奠者絡繹不絕,且延續至今。

        歷史如同散落在渭水河畔的明珠,點綴在渭水山河之間,熠熠生輝。

        在渭源,渭水之源的身份幾乎成為每個人的驕傲。不僅如此,許多人也投身于渭源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之中,致力于將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渭源縣文化館館長王宏,是“土味書屋”的負責人。品讀著“土味書屋”門口的對聯:“讀完百本尚有渭 尋盡一水方得源”,他的眼光滿是對傳承的執著。

        長久以來,渭河文化、渭河源頭文化的研究成果散落各地,職工學者研究學習時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到各地去尋找前人研究成果,王宏針對這一現狀,決定建設一個以渭河文化為根基,以地域特色優秀文化為底色的書屋——“土味書屋”。

        “在這里,我們不僅保存著渭河源頭的文化,更是在傳承和激活這些文化根脈。”王宏說,“土味書屋”藏書豐富,有渭河文化、各類志史、全省各地文化館館際交流資料,有定西市特有的曲藝、民謠、手工技藝、民俗、方言、諺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類書籍,還有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攝影、數字化等專業性較強的書籍。

        “要守護好中華文脈,讓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展現新形象。”王宏館長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

        在渭源,歷史與現代交織,傳統與創新共舞。渭水之源,是歷史的見證,也是現代文明的融合之地。

        渭源縣博物館,這座關于渭水的寶庫,館藏各類歷史文物1520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68件。這些文物從原始社會一直延伸到1949年,涵蓋了石器、銅器、玉器、陶器、瓷器、鐵器、書畫、織繡等十幾大類。以史前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洼文化及秦漢時期的藝術品為主要特色,是各個歷史時期開發建設的歷史軌跡。

        “要展示時代新價值,讓文化遺產賦能文旅融合,開辟新賽道。”渭源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綱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待。

        在館內的文旅產品開發產業鏈產品展示柜前,采訪團被琳瑯滿目的傳統手工藝品所吸引。灞陵橋麥稈畫、拙樸的泥塑、精致的木雕、精美的刺繡、玲瓏的皮影、精巧的剪紙等,每一件作品都以渭源人文、故事、灞陵橋等為藍本,造型優美、技藝精湛。

        “保護挖掘這一寶貴的文化資源及其身后的歷史積淀,對弘揚地方文化、發展地方經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王綱說。

        渭源縣深耕文物資源,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打造沉浸式體驗新場景,讓文化遺產旅游幫助文物“活”起來。2022年,渭源縣博物館利用館藏文物數字化項目,完成66件館藏精品文物三維和二維圖像采集,調查排摸渭源全境古石碑和紅色不可移動文物。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喚醒沉睡的文物,讓古老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的舞臺上重新綻放光彩。”這是渭源文化傳承者們共同的心聲。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閑眺城邊渭水流,長虹一道臥橋頭。”

        “一帆風順達千里,東走長安輕蕩舟。”

        ……

        渭水之源,承載了旅人遠行的腳步,歷代的詩壇巨匠,踏著歷史的塵埃,途徑此地,一路高歌,揮灑墨香,留下絕唱。歲月如梭,世事變遷,但詩篇永存,文脈傳承不息。只要“詩”依舊在渭水河畔回響,渭水便將滔滔不絕,流向遠方。

        被譽為“千里渭河第一橋”的灞陵橋。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youjizz麻豆|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麻豆国产AV丝袜白领传媒| 国产高清小视频| 一级做a爱过程免费视|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人善交VIDE欧美|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国产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嫩模bbw搡bbbb搡bbbb|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h|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欧美极品另类高清videos| 免费观看女人与狥交视频在线|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一级片|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一级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无遮无挡爽爽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欧美交性又色又爽又黄|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特级毛片AAAAAA|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