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文化新聞眼

      【文化中國行】讓古籍醒過來活起來傳下去

      2024-10-28 10:40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文化中國行】讓古籍醒過來活起來傳下去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金秋時節,西北師范大學校園里,天闊云舒,書香彌漫。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省文旅廳主辦,省圖書館等單位承辦的“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甘肅省啟動儀式近日在西北師范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二樓報告廳舉行。

        從“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中,看見我省讓古籍“醒過來”“活起來”“傳下去”的積極實踐。

        (一)

        泱泱中華,文明博大。古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

        我省是古籍大省,省內現藏古籍約70萬冊,包含漢簡、敦煌寫經、宋元刻本、名人手札等珍貴古籍,有306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829部古籍入選《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

        作為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省圖書館古舊籍藏書約38萬冊,包括享譽海內外的《文溯閣〈四庫全書〉》、大型明版木刻叢書《永樂南藏》,以及敦煌寫經、名人手札、珍貴字畫等。

        讓更多古籍“醒過來”“活起來”“傳下去”,是時代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2022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被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古籍保護,搶救修復是第一步。

        據統計,全省約21.2萬冊古籍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損情況,亟待修復。

        作為省級非遺項目(古籍修復技藝)保護單位,省圖書館自上世紀60年代起,致力于古籍修復、古籍修復人才培養、古籍修復技藝傳承等工作。截至目前,已修復古籍逾22萬葉,是全國古籍修復的重要力量。

        緣起、纂修、形制、內容、庋藏、流傳……開展“千古巨制——《四庫全書》展”,全面揭示《四庫全書》的前世今生;

        《蘭州春秋》《西藏王統記》《黃帝內經》《文溯閣四庫全書影印精選》……舉辦“書藏有象 智化無窮——2024年中華傳統曬書活動”,既集中“曬”出蘭州市圖書館、西北民族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等藏書機構的一批珍貴藏書,又向觀眾展示古籍保護與傳承成果;

        開展“我是小小古籍修復師”志愿服務活動;推出雕版印刷術、瓦當拓印、線裝書縫訂等體驗項目,吸引廣大讀者親身感受古籍蘊藏的文化魅力;推動古籍數字化建設,既讓每部古籍都有“前世今生”,又打破收藏單位壁壘,強調“古籍數字化資源管理和開放共享”;積極探索創意開發、文旅融合等古籍活化利用的新途徑、新方法……找準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深入挖掘古籍的歷史及當代價值,多渠道、多媒介、多維度做好古籍大眾傳播,讓古籍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可親可感可及,讓古籍走進千家萬戶,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滋養。

        多年來,省圖書館、蘭州市圖書館等古籍存藏機構多元發力,多輪驅動,在讓古籍“醒過來”“活起來”“傳下去”方面積極實踐,取得喜人成效。

        (二)

        古籍保護,依然任重而道遠。

        “古籍保護是一項需要一代代人為之不懈努力的長久事業,需要建立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國家古籍保護辦公室主任王紅蕾在甘肅省啟動儀式上介紹,自2007年國家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以來,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培訓基地、傳習所、高等院校”相結合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豐富經驗;

        2022年,又開始策劃“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計劃在全國近100所高校開展活動,結合各地區專家資源,開展嵌入式古籍保護課程和專題講座,推進古籍保護學科建設,打造素質優良的古籍保護工作后備力量。

        “古籍保護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古籍保護課程涵蓋了中文、歷史、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古籍保護事業需要各領域專家學者的攜手加入。”王紅蕾表示,西北師范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百年名校,在古籍保護各項工作上一直走在高校前列,“此次,在這里共同啟動甘肅省‘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希望借助高校力量,不斷開創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發端于1902年的西北師范大學,歷經120余年發展,不僅館藏資源豐富,也十分重視古籍文獻的挖掘、整理、修復與研究——

        館藏古籍10萬余冊,其中善本597種8617冊,23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83種入選《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

        開設有文獻學、博物館學、考古學等與古籍保護相關的學科專業;成立于1983年的古籍整理研究所是國內高校第一批創立的古籍研究所,在古籍整理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成績喜人;現為“國家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甘肅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未來,我校將充分發揮自身文化資源優勢,與古籍保護單位、兄弟院校攜手,進一步拓寬古籍保護人才培養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助力古籍保護工作向縱深推進,攜手為賡續中華文脈貢獻力量。”西北師范大學副校長馬世年表示,將通過舉辦嵌入式古籍保護課程的專題講座、展示古籍修復技藝等方式,進一步普及古籍保護知識,不斷提高學生對古籍保護工作的參與感、獲得感和歸屬感,讓大學校園成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古籍保護,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精湛的技術,更需要年輕學子的熱情參與,代代接力。”省圖書館館長肖學智表示,相信通過“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的持續開展,能持續加強圖書館、高等院校與社會力量的全面合作,推動新時代古籍保護人才培養工作再上新臺階,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碑帖傳拓、雕版印刷、線裝書縫訂、古籍修復……啟動儀式會場外,通過圖片演示、語言講解、操作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多元展現了古籍修復技藝的魅力。西北師范大學的學子們在甘肅省古籍保護中心修復師的示范、演示下,紛紛動手體驗,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西北師范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研一學生郭雨鑫說:“這樣的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古籍保護的重要性,也更好地理解了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啟動儀式上,王紅蕾、馬世年分別以《新時代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為什么要古籍今譯》為題作報告。據了解,繼西北師范大學后,我省“古籍保護課程進校園”活動還將走進西北民族大學、甘肅民族師范學院、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大中專院校。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网站| 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新婚娇妻倩如帮助三老头|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_妓院_一钑片_免看黄大片|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男男肉动漫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小视频|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女人扒下裤让男人桶到爽|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欧美亚洲校园第一页|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美女露出乳胸扒开尿口无遮挡|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性欧美18-19性猛交|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手交| 全彩本子里番调教仆人| 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观看大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av网站免费线看| 成人性生活免费看| 久久国产精品自由自在|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yuijizz|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 mm131嫩王语纯翘臀| 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的动态图1000 | awyy爱我影院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