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敦煌文博會成果,你關心的答案在這里
9月22日下午,在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成果通報新聞發布會上,省文旅廳副廳長閆永強,省政府外事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朱莉莉,敦煌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建軍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敦煌論壇取得豐碩成果
問:本屆敦煌文博會期間,舉辦了敦煌論壇活動,請從論壇議題設置、論壇內容等方面介紹敦煌論壇取得的成果。
閆永強:敦煌論壇設置了7個議題,邀請30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加,議題設置更加聚焦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成果更加聚焦達成共識,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成果。
策劃設置了“創新與發展:敦煌學研究的新使命”議題,邀請130多名國內外敦煌學專家,參與探討“敦煌文化與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敦煌文獻與藝術互證”等研究主題,深入研究挖掘敦煌文化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敦煌學研究更加生動、更加深入。
策劃設置了“中國與中亞南亞合作發展”“國際青年文明互鑒對話”等議題,中亞、南亞、西亞、美洲等國政府官員與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參與主題討論,有力推動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政治互信與戰略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了更加廣泛的人文基礎。
策劃設置了“敦煌文化的文學表達”“敦煌舞的傳承發展與現代傳播”“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繼承與發展”等議題,有力推動了敦煌文化的理論體系建構,為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本屆文博會上聘請的敦煌文化傳播大使何超瓊表示,很榮幸能參與到敦煌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事業中來,并呼吁各界人士融合現代工業技術和數字運用,加快敦煌文化遺產的保護、弘揚、研究。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旅游組織、世界銀行共同舉辦了以“非遺保護的創新實踐與國際合作”為議題的研討交流活動,邀請國際組織、國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知名專家進行深入討論,分享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先進經驗,提升了加強非遺保護的理念和措施,對于我們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合作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問:本屆文博會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深化文明互鑒、加強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朱莉莉:本屆文博會邀請到來自5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共約270余名嘉賓共襄盛會,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要、前政要,文化、旅游部長,我省國際友好省州高級別官員,部分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相關國際組織駐華機構負責人,國際商協會負責人,世界500強企業、境外非政府組織駐華機構代表,國際知名漢學家和敦煌學專家,國外知名文化和旅游企業、機構負責人,文化和旅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等。
本屆文博會七個分論壇中,有四個是涉外議題論壇,60余位各國專家學者、優秀青年代表齊聚一堂,探討文明互鑒、合作共贏之道,深入挖掘絲路文化精髓,著力打造文化遺產保護典范和敦煌學研究高地,有力傳播了中國聲音,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出去,為“一帶一路”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民心基礎。此外,舉辦“南北之光”中國-烏拉圭攝影藝術交流展,增進相互了解與友誼;精心安排“獅子山下·香港與敦煌在一起”音樂會,推動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舉辦“相約敦煌”國際文化交流演出,邀請來自美國、蒙古等國藝術家聯袂演出,充分彰顯了絲路文化的厚重燦爛和兼蓄包容。
本屆文博會與會外賓和港澳嘉賓一致給予高度評價:阿根廷駐華大使馬致遠認為,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各國外交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重要貢獻。土耳其駐華大使伊斯梅爾·穆薩盛贊敦煌文博會是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背景結合下最成功的文化活動。香港信德集團董事長何超瓊在本屆文博會上被聘任為“敦煌文化傳播大使”,她表示:對做好敦煌文化,讓敦煌文化成為傳承的名片感到非常振奮,并將助力做好敦煌文化的國際傳播和數字化回歸工作。
更加精準講好敦煌故事
問:舉辦敦煌文博會對于傳承弘揚敦煌文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效?
閆永強:敦煌文博會對傳承弘揚敦煌文化的最大作用,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敦煌文博會為加強敦煌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重要支撐。歷屆敦煌文博會,舉辦了一系列以敦煌學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為議題的常設性研討交流活動,共享全球最先進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與保護技術,有效推動了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等一批敦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落地實施。
第二,敦煌文博會為展示敦煌文化獨特魅力提供了“世界窗口”。歷屆敦煌文博會,策劃舉辦一系列以敦煌文化為主題的論壇、展覽、演出和體驗考察活動,多角度、深層次展示敦煌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本屆敦煌文博會,我們精心策劃了“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設成果展”,組織推出《千手千眼》《相約敦煌》《又見敦煌》《樂動敦煌》“香港與敦煌在一起”音樂會等演出,組織嘉賓參觀莫高窟,氛圍營造采用敦煌文化鮮亮的赭石、石綠等顏色,把敦煌文化融入文博會全過程各環節,所到之處,“滿眼皆為敦煌文化”。
第三,敦煌文博會為促進敦煌文化國際傳播提供了重要平臺。敦煌文博會自舉辦以來,共有20多個國家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12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的6000多名嘉賓出席。一批國際漢學家、專家學者齊聚敦煌,共同探討敦煌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同謀劃敦煌文化研究國際合作項目,廣泛傳播敦煌文化、有力促進了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本屆敦煌文博會,組委會聘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兼代表夏澤翰,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何超瓊擔任敦煌文化傳播大使,這是本屆敦煌文博會的一個重要成果。此后,還將聘請更多的敦煌文化傳播大使,更大范圍傳播敦煌文化,更加精準講好敦煌故事。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
問:敦煌市如何借助于文博會籌辦,全力打造高品質的城市品牌?
朱建軍:近年來,敦煌市委、市政府借助于文博會的籌辦,立足“文旅賦能、城市服務”的發展定位,聚焦“文化藝術之城、文創會展之都”建設,全力打造“人類敦煌 心向往之”城市品牌。
科學統籌城鄉建設規劃,持續挖掘敦煌文化元素和歷史印跡,將敦煌文化中的藻井、駝鈴、飛天、古幣等元素,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筑立面改造、特色飾品安裝、街景小品設置等全過程,推進南倉、北臺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常態化開展文化藝術展會展覽,提升打造敦煌夜市、上元市集等夜市夜景,豐富文化內涵,提升城市韌性,扮靚城市顏值,展現文化魅力,努力讓各方嘉賓和廣大游客一到敦煌,就能直觀感受到漢唐風韻,重溫絲路古郡的盛大輝煌。
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著眼市民、游客、嘉賓等不同群體的多樣化城市服務需求,完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一體謀劃布局“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旅游要素,有機融合文創體育藝術影視等休閑業態,加快實施國際酒店二期、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建設項目,縱深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打造“敦煌宿”品牌,引進培育與敦煌地位、氣質、層次相匹配的高端文化旅游場景,著力將敦煌建設為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旅游城市。
充分發揮敦煌文化獨特優勢,持續推進景城融合、產城融合,提升打造《又見敦煌》《敦煌盛典》《千手千眼》《樂動敦煌》四大演藝,提檔升級鳴沙山萬人星空演唱會、黨河音樂噴泉、水幕電影、中亞風情街、敦煌食驛等特色項目,分類推出帶有敦煌特色的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研學產品,讓廣大市民游客和八方來賓體驗到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品嘗到大西北的特色美食,享受到絢爛多彩的視覺盛宴,體會到敦煌文化的創新轉化成果,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武永明 張秀蕓
- 2024-09-20吾愛敦煌 相聚敦煌
- 2024-09-20嘉峪關新名片 | 科技賦能讓古老長城“延年益壽”
- 2024-09-19【相約敦煌 牽手世界】第七屆敦煌文博會文化展覽準備就緒
- 2024-09-19逛河口古鎮、看“軍儺舞”、賞關山美景…… “黃河之濱也很美——水潤蘭州”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西固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