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7月16日消息(記者逯文婕)7月15日,甘肅簡牘博物館舉辦高質量發展經驗交流大會。國內百余位文博領域的專家、學者、博物館從業者齊聚甘肅簡牘博物館,共同為甘肅省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為博物館持續發展賦能。

交流大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逯文婕 攝)
甘肅省博物館館長、甘肅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賈建威表示,甘肅簡牘博物館作為中國目前漢簡藏量最大的專題類博物館,承載著甘肅省簡牘的收藏保管、整理研究等工作,同時也是一個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教育與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公共文化空間。近年來通過不斷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方法,讓更多觀眾走進冷門絕學——簡牘學,推動全社會更加深入地認識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西北師范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王占仁表示,長期以來西北師范大學與甘肅簡牘博物館互助共濟精誠合作,共同為簡牘學發展培養大量人才,研究成果碩果累累,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未來西北師范大學與甘肅簡牘博物館將繼續攜手共進,不斷加強甘肅簡牘的保護、整理和研究,在傳承保護中推動簡牘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助力文化自信,造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輝煌。

甘肅簡牘博物館藏品展示(央廣網記者 逯文婕 攝)
甘肅省文物局二級巡視員白堅表示,甘肅簡牘博物館的建成開放為持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甘肅文化新地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有力支撐。希望甘肅簡牘博館在今后發展中,以更加昂揚飽滿的精神迎接社會檢驗,全力以赴推動簡牘學與簡牘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融入大眾生活中,持續擴大甘肅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甘肅簡牘博物館副館長楊眉表示,為利用好、展示好、傳承好簡牘資源,該館對400余枚簡牘文物進行三維數字化掃描采集,建立永久性、高精度數字化檔案,實現簡牘資源數字化管理。同時深入挖掘簡牘文化的多重價值,配備智慧講解系統,增添沉浸式觀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推動簡牘文化有效傳播。

甘肅簡牘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央廣網記者 逯文婕 攝)
活動當天,甘肅簡牘博物館向25家參建單位、23家媒體單位、5家文博及科研單位頒授感謝牌,并為甘肅簡牘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等榮譽進行揭牌。
- 2024-07-17甘肅推動簡牘文化持續深入現代生活
- 2024-07-10馬銜山:昆侖神話最早的現實地望
- 2024-07-09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向魯土司衙門博物館授牌
- 2024-07-08蘭州大學新研究刷新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時間 從距今約5.5萬年刷新至距今約4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