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文史博覽

      東西問·中國石窟|王大方:阿爾寨石窟為何有“草原敦煌”之稱?

      2024-07-02 15: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30日電 題:阿爾寨石窟為何有“草原敦煌”之稱?

        ——專訪內蒙古文物學會副會長王大方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的阿爾寨石窟,是一座集寺廟、石窟建筑、摩崖石刻造像、壁畫、雕塑、榜題文為一體的佛教藝術寶庫,也是集禮佛祭祀兩種功能于一身的文化遺址。

        外界有所不知的是,這一文化遺址,在學界還有“草原敦煌”之稱。個中緣由,內蒙古文物學會副會長王大方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予以詳解。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阿爾寨石窟有著怎樣的歷史?

        王大方:20世紀50年代,文物部門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大草原深處發現一處石窟寺,當地蒙古族牧民稱之為阿爾寨石窟,漢語稱為“百眼窯”。

        阿爾寨石窟開鑿于北魏中晚期,鼎盛于西夏至元朝,衰微于明清時期,現已有1600多年歷史。

        阿爾寨石窟位于在黃河上游,當時屬北魏的實際統治范圍,也是中國北方石窟群分布集中地區。阿爾寨石窟與開鑿于北魏中晚期的甘肅馬蹄寺相似,均有中心柱式的遺存。據考察發現,在阿爾寨石窟中有2座石窟(編號10號、28號窟),其中央雕鑿出方形窟柱,在中心柱后面開鑿出主佛龕,這屬于中心塔柱式的石窟,是北魏中晚期石窟的普遍形式。20世紀80年代,阿爾寨石窟的價值逐漸被外界發現,并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2003年3月,經中國國務院特批,阿爾寨石窟被增補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專家認為,阿爾寨石窟有著多種文明交流交融的歷史印記。從阿爾寨石窟出發,北渡黃河可直達蒙古高原;南越長城則可抵達黃土高原,直奔古都長安;往東則可到達呼和浩特、大同和宣化;赴西即可據河西走廊而望青海和新疆。

        

        彩虹下的“草原敦煌”——阿爾寨石窟。張政國 攝

        中新社記者:對阿爾寨石窟的已知研究成果幾何?

        王大方:阿爾寨石窟建筑恢弘,范圍寬闊。目前已發現的建筑遺跡最遠可至石窟本身三公里開外。經考查,石窟西南約3000米處發現兩座塔基遺址,石窟北面和西北發現有規則排列堆積的石頭。

        相傳阿爾寨石窟山上共開鑿108座石窟。考古部門已在山頂發現8處11座寺廟建筑遺址,70座洞窟,26座浮雕,1處4座塔基遺跡,1處祭祀臺以及窟內精美的壁畫和榜題文等。

        諸多石窟門前有木質殿堂的痕跡,大多窟內均繪制壁畫、放置彩色泥塑。這些精美壁畫,由于自然環境變遷、戰亂等因素,大多已經被毀,但仍保存了近600平方米的壁畫,是該石窟最有價值的文化藝術遺產。

        除大量宗教題材外,壁畫還描繪有許多世俗內容。在佛教題材壁畫中繪制了以藏傳佛教為主題的豐富絢麗壁畫,也有蒙古族古老宗教薩滿教印記,還有漢式風格的水墨丹青壁畫。

        這些壁畫題材豐富,舉凡皇室家族、臣屬平民、法王羅漢、活佛僧侶、宮殿帳房、服飾梳妝、起居歌舞、喪葬祭祀、山川平原、飛禽走獸等等,可謂包羅萬象。

        考古專家還發現不少早期回鶻式蒙古文、梵文、藏文、古漢字等多種文字的榜題文,內容涉及佛經及世俗生活,是研究逾千年蒙古草原北方民族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以及宗教信仰、民風民俗等的寶藏。

        阿爾寨石窟還是一處中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匯之地。這一點可從阿爾寨石窟壁畫中,呈現出的豐富多彩文化遺存得以證明。

        

        阿爾寨石窟第28窟右肩壁壁畫,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受祭圖。鄂托克旗官方 供圖

        中新社記者:有學者將阿爾寨石窟稱為“草原敦煌”,原因為何?

        王大方:阿爾寨石窟盛于西夏至元代,這恰恰是它的特點和珍貴之處——在中國各地,元代密宗壁畫很少,即使在敦煌石窟也非常少見。

        阿爾寨石窟中的壁畫,其意義在于與敦煌莫高窟發現的藏經洞西夏文書和繪畫存在一定互補,也不亞于在內蒙古額濟納旗黑城遺址中發現的西夏、元代文書與繪畫。

        敦煌佛教研究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孫國璋曾指出:阿爾寨石窟應當稱為“草原佛教圣地”。她多年研究藏傳佛教文物,一直在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的西夏至元代石窟中,苦苦尋覓藏傳佛教密宗壁畫中“二十一度母”的藝術形象。

        令孫國璋極為欣慰的是,在阿爾寨石窟的壁畫中,她終于找到了“二十一度母”的榜題文和各種度母的各式造像壁畫,這是一項重要的發現。

        

        阿爾寨石窟第33窟右壁壁畫,佛傳故事圖。鄂托克旗官方供圖

        除此之外,在阿爾寨石窟壁畫中,孫國璋還發現了“五部金剛圖”以及許多藏文的墨書題記,十分珍貴。因此,阿爾寨石窟也有“草原敦煌”之稱。

        專家認為,阿爾寨石窟中的許多壁畫內容為藏傳佛教密宗,且來自諸多不同派別,相當獨特,內容豐富,實屬一處有待深入開發和研究的寶藏。因此,阿爾寨石窟的考古成果、歷史地位對于東西方文明互鑒亦有一定價值,值得專家學者不斷地挖掘、整理。(完)

        受訪者簡介:

        

        內蒙古文物學會副會長王大方。受訪者 供圖

        王大方,內蒙古文物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內蒙古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工作,參與了內蒙古文物普查和長城調查,曾任內蒙古文物局副局長。出版有著作《草原訪古》《走進元上都》《草原金石錄》(合著)等。現任內蒙古文物學會副會長,國家文物保護規劃專家組成員。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交性特一级|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美女被吸乳羞羞动漫|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欧美色图第三页|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丝袜制服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日本三级视频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一级片中文字幕|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爽爽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啊啊啊好大在线观看| 鲁啊鲁啊鲁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awazliksikix小吃大全图片|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ts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一道本|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bbbbwwbbbb搡bbbb| 性xxxxx欧美极品少妇|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