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文史博覽

      東西問·鎮館之寶丨張東:漢代最大木雕怎樣呈現東西方“車來車往”?

      2024-05-27 09: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蘭州5月26日電 題:漢代最大木雕怎樣呈現東西方“車來車往”?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近日,甘肅省博物館對館藏中國國寶級文物彩繪木軺車進行了組裝復原。作為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漢代木雕作品,也是現存漢代保存最完整的車馬,其在兩千年之后仍不失策馬飛輿的雄健風姿。

        彩繪木軺車怎樣見證絲綢之路上的繁盛貿易和文化交流?反映漢代哪些精湛的造車工藝?對研究漢代輿服制度有何意義?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張東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彩繪木軺車如何被發現?有哪些特點?

        張東:彩繪木軺車出土于甘肅武威市磨嘴子漢墓,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漢代最大木雕作品,也是現存漢代木雕車馬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由輿車、傘蓋、御奴和馬組成。輿車有雙轅,馬用紅、白、黑三色彩繪,頭部有銅當盧、獸面飾銜嚼一副,頸上套軛。

        彩繪木軺車作為木雕組合,整個結構非常符合現代馬車的力學特點,不僅車身設計精巧,馬匹的頭、頸、身、四肢和耳、尾也都是分別制作,再用榫卯接合或粘連的方式組合而成。這種制作方法既保證了馬匹的穩固性,又使得馬匹的形態更加生動逼真。

        作為一種出行工具,車在中國出現的歷史很早。漢代馬車除作為戰爭和運輸工具外,同時為王公貴族出門乘坐,是權力與身份的象征。彩繪木軺車最大的特點是輕便,同時也體現了官階秩序。

        甘肅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組裝復原漢代彩繪木軺車。李亞龍 攝

        中新社記者:彩繪木軺車為何會出土于河西走廊?它是否能反映彼時絲綢之路上東西方之間“車來車往”的景象?

        張東:漢代已有較完善的驛傳制度,也就是郵驛制度?,F代認知中的騎馬必備品腳蹬和馬鞍,在漢代時尚未出現,因此僅靠馬匹出行的運力十分有限。通過軺車可以看出,馬車使得當時的運輸能力得以大幅提升,通過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驛站交通較為發達,所以馬車是當時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通工具。

        漢代中原地區的馬種比較矮小,彩繪木軺車高大雄健的馬匹形象,大概率是從西域引進的馬匹品種,而“馬大人小”的車馬組合比例,可能是有意凸顯馬的那種威武雄壯。根據研究判斷,彩繪木軺車的馬匹雖屬西域馬種,但應該是在河西走廊地區馴養的馬。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甘肅是漢代中原地區通往西北邊疆的走廊形過渡地帶,河西走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漢代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地區。包括彩繪木軺車等諸多漢代文物,很多在這一地區發現,這反映了當時河西走廊,在東西方之間的交流和貿易中的顯要地位。

        彩繪木軺車堪稱東西方貿易往來的“使者”。它作為漢代時期的交通工具,其出土不僅反映了當時河西走廊的交通狀況,也間接反映了絲綢之路上的往來景象。是絲綢之路上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興旺的體現。

        甘肅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組裝復原漢代彩繪木軺車。李亞龍 攝

        中新社記者:彩繪木軺車對研究漢代輿服制度有何意義?

        張東:彩繪木軺車為研究漢代的輿服制度,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模型資料。

        輿服制度,是古代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用車馬輿服制度來區分社會階層的高低貴賤。古代駕車用馬的多少,是周代遺傳下來的禮制規定,包括車蓋的顏色和高低都有不同的等級。

        軺車是漢代官吏出行標志等級的車輿,漢制軺車有蓋無帷,官民均得乘之,唯以蓋之高低區分貴賤。這件木軺車上的紅彩瓦狀覆木,代表的是蒙覆車軾的鞃,原物應該是毛皮或巾墊之物。車輢上的白色朱描紋飾,則代表的是懸在較上的毛皮。鞃和輢都裹以皮革,可見此車裝飾的華貴。

        這件彩繪木軺車的車軾和輢為紅彩繪就,可能是皮革或絲織物,可見其品級低于王侯列卿,應為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員。它真實地反映了漢代河西走廊的生活、文化和社會面貌,為研究漢代的輿服制度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考古史料。

        “絲路孔道——甘肅文物菁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西漢彩繪木軺車。賈天勇 攝

        中新社記者:通過對彩繪木軺車的持續研究和復原,可看出漢代軺車有哪些構造形制和精巧技藝?

        張東:馬匹是彩繪木軺車的重要組成部分,車輿與車輪用黑白二色彩繪。其對榫卯對接技術的反復使用,體現出漢代木結構技藝制作方式已經比較先進。

        跪坐于車廂內左側的御奴,雙手作持韁狀,用黑、白兩色勾繪眼、鼻及冠服,神態專注生動。這一形象不僅反映了漢代御奴的服飾特點,也體現了其專業的駕車技藝。

        彩繪木軺車設計精巧,這種設計既體現了漢代軺車的構造形制,又展示了工匠技藝的精巧。例如,傘蓋與車輿底連接,傘蓋柄兩截,有銅箍連接,柄端按蓋斗,插彎曲的竹弓,上繃皂繒成圓形蓋頂。這種連接方式既保證了傘蓋的穩固性,又使得整個軺車看起來更加美觀大方。2000多年后,這件傘蓋依然完好,這既與河西走廊極度干燥的氣候環境有關,也反映了漢代高超的紡織業工藝水平。

        甘肅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組裝復原漢代彩繪木軺車。李亞龍 攝

        中新社記者:彩繪木軺車承載的文化基因,對于當今共建“一帶一路”有何啟示?

        張東:彩繪木軺車承載的文化基因對于當今共建“一帶一路”仍有啟示。從文化角度看,彩繪木軺車體現了古代中國的木工技藝、繪畫藝術以及交通發展等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基因的傳承與發展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價值和意義。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等“硬聯通”,還要注重文化交流與互鑒,促進各國之間的民心相通。

        從歷史角度看,古絲綢之路的繁榮得益于和平、友好、交流的歷史文化基因。這些基因在今天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路,還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千百年來,古絲綢之路既有陸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盛況,也在推動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創造地區發展繁榮的進程中,積淀形成了開放包容、交流合作的絲路精神。

        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張東(左)與同事在工作中。受訪者 供圖

        當代年輕人可以通過此件文物,以一種更加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差異和歷史傳承,積極推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為實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與共同繁榮添磚加瓦。(完)

        受訪者簡介:

        張東,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出版專著《絲綢之路文物故事·甘肅省博物館卷》《彩陶甘肅——美冠世界的彩陶之鄉》。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一级片| 欧美精品束缚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91久久打屁股调教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国产呦系列呦交|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日本一本在线播放| 六十路依然风韵犹存 |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国产丝袜第一页|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正文农村老少伦小说| 别揉我奶头~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免费久久久91| 国产精品一区12P|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老师您的兔子好软水好多动漫视频 | 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免费a级毛片大学生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