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甘肅文化 >> 人文之旅

      不入“兩關”,怎到敦煌?

      2024-04-24 11:51 來源:甘肅農(nóng)民報

        原標題:不入“兩關”,怎到敦煌?

        新甘肅·甘肅農(nóng)民報記者 何香利 文/圖

        敦,大也;

        煌,盛也。

        敦煌,一個承載著中國千年文化與故事的古城。

        到敦煌來,除了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你一定要沿著歷史足跡,穿越絲綢古道,尋訪絲路遺跡,品敦煌“兩關”遺韻,感嘆歲月蒼茫。

        兩關——陽關,玉門關。

        陽關和玉門關,一個在南、一個在北,是“絲綢之路”的兩個重要關隘,亦是絲綢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軍事重地和途經(jīng)驛站,通西域和連歐亞的重要門戶,出敦煌后必須走兩個關口的其中一個。

        駝鈴遙響、烽燧依舊,穿越時空,重走絲綢之路,在大漠戈壁探尋陽關、玉門關的故事。

        有一種“古代簽證”,叫“西出陽關”

        說起陽關,大多數(shù)人都會想到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千古絕唱《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在陽關,有一種“古代簽證”,叫“西出陽關”。就是要過陽關,需要去辦理一個“通關文牒”,方可出陽關——

        從敦煌出發(fā),一路向南,行駛70公里便到了陽關,一座偌大的邊塞關城橫亙在戈壁、沙漠之間,雄關高聳,箭樓巍然,戰(zhàn)旗獵獵,鼓角相聞,讓人剎那間夢回漢唐。

        陽關,代表著漢王朝的邊界。兩千多年前漢武帝為經(jīng)略西域,設立武威、酒泉、張掖和敦煌四郡,同時設立陽關與玉門關,用以扼守中原和河西的大門。

        由此,陽關既是從漢王朝到西域的邊界,也成為漢王朝疆域鼎盛的標志。

        進入陽關,無際的茫茫流沙和數(shù)道南北走向的沙梁,其間遍布沙礫石片,依舊是“陽關古道接天荒”。

        慢慢荒蕪,只剩下被稱為“陽關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僅存一座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墩墩山上,依靠這座墩墩山,遠近百里盡收眼底。墩墩臺處在陽關的制高點,它是陽關歷史唯一的實物見證。

        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頭的大沙灘,被當?shù)厝朔Q為“古董灘”。

        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錯落起伏的沙丘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兵器、裝飾品、陶片等古遺物,俯拾皆是。

        烽火臺高聳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長廊。

        漫步在長廊里,既可欣賞當代名人的詩詞書法,又可憑吊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

        西出陽關,長亭送別。在這雄渾壯闊的大漠邊塞,哀婉而不哀怨,別有一番蕭瑟卻灑脫的意味。

        烽燧以南木柵欄的南邊,一條土紅色自東向西蜿蜒的大道便是史書記載的陽關道。

        陽關,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而在當今游客的心目中,“陽關大道”更是光明、希望和美好前景的代名詞。

        有一種“絲路繁華”,叫做玉門關

        如今的玉門關,已不負昔日往來交易的繁華景象,也沒有了兵馬喧囂。一排排古墻,廢棄殘留的方城,孤立在黃沙之上。

        而吸引人的則是人們對詩詞世界的向往,站在如此空曠炙熱的天地間,你只能用心去品味了,才不枯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涼州詞》寫盡了玉門關的故事——

        玉門關,始于漢武帝開通西域、設置“河西四郡”之時,修筑酒泉至敦煌間的長城,玉門關隨之設立。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文化、貿(mào)易交流日漸繁榮。

        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

        玉門關遺址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距敦煌市區(qū)約90公里,西距羅布泊約150公里,四境多戈壁、荒漠、草甸。

        遺址區(qū)東起倉亭燧、西至顯明燧、南至南三墩。核心區(qū)以小方盤城遺址為中心,現(xiàn)遺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長城遺址18段,已對游客開放有小方盤城遺址、大方盤城遺址和黨谷隧周邊漢長城遺址。

        走過小方盤城遺址,有一個露臺,站在那里可以看到不遠處還有濕地,水草豐茂,才不得不感嘆,大漠美景也可以如此神奇壯闊。

        接著往遠處看,東西走向的長城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臺,在烽燧周圍,有明顯的房屋遺跡。在東西長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長城,繞過玉門關西側(cè),向南直達陽關,同為當時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出玉門關為北道,出陽關為南道。

        位于小方盤城東北約10公里,就是大方盤城,也稱作河倉城。大方盤城東西長134.8米,南北寬18米,有內(nèi)外兩重圍墻。倉庫內(nèi)外及其附近曾出土漢簡及隋、唐文物。

        一路游走,還能看到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馬迷土至彎腰墩的漢長城,玉門關西面黨谷隧一帶的長城為我國目前漢代長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史書所記載的長城“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指的就是烽燧。敦煌境內(nèi)現(xiàn)存烽燧80多座,每座烽燧高達7米以上,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消息。同時也為絲路上往來的使者、商隊補充給養(yǎng)。

        大地涌起山脈,涌起長城。遙想當年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

        而今,玉門關,雖殘垣斷壁,與大漠的荒涼交相輝映,恍若“活”著的古代將士,仍守護著“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給經(jīng)過的每個游客訴說著昔日絲綢之路千年的變化,戈壁的遼闊,商人來往的故事……

        到敦煌,你不止游敦煌。

        去尋訪留存的千年古跡,站在熾熱的砂石之上,用眼觀景,用耳聽風,用心品歷史往事,去讀懂一個集蒼茫、野性、深沉、溫婉、柔情于一身的敦煌。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quán)稿件,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一| 在线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五月|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俄罗斯大荫蒂女人毛茸茸| 黑人猛男大战俄罗斯白妞|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色视频 |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不要下载的 |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中国一级毛片视频免费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第四色最新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日本三人交xxx69视频|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国产美女免费观看|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日本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片在线播放|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黄| 免费看黄色一级| 老师的圣水女主小说网|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天天舔天天操天天干| 中国黄色免费网站| 日本人善交69xxx| 乱子轮熟睡1区|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向日葵app下载网址进入在线看免费网址大全 | 草草影院地址ccyycom浮力影院37 草草影院最新发布地址 | 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