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賴馮玉雷先生關照,我有幸先讀到長篇小說《禹王書》。總括起來,該書給我的感覺至少有如下幾個突出的印象(特點)和啟發性。

其一,《禹王書》的主題選擇十分宏大和明確——對禹王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精神以文學形式進行的創造化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塑造文學形象具體生動豐滿的活力展現,我們清晰看見作家努力實踐了這種理想志向,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文化自信的目標。這是全書的亮點和魅力,是比較成功和令人贊賞的。

其二,與宏大主題相對而言的是,作品敘事的細膩風格、自然真實、親切感人,這是文學作品創作自身的特點和審美必然要求,就此而言,《禹王書》不僅僅彰顯了作家駕馭長篇小說創作的能力、知識儲備和文學素養,而且將作者的歷史縱深感、文化使命和人文情懷洋溢其間又展現的淋漓盡致。這始終是作者執著追求的一種內在精神和高貴品質。這種文化追求和自信同樣表現在作者的《野馬,塵埃》《熊圖騰》等文學創作中。

其三,《禹王書》是作者以文史交融的筆法和形式呈現出來的一部具有嚴肅科學考古品性、內容知識豐富深刻、跨學科特質和民族文化思想性的神話詩學。全書注重宏大敘事和微觀細部的結合、詩意激情形象與理性思維精神交融,整部作品自首章“朝山”至尾章“涂山會”文脈流暢、結構整飭、銜接自然,人物語言對話的妙用尤其出彩——不僅直接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讓人物自己說話”活靈活現地細節刻畫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一系列典型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其四,《禹王書》秉持了整體觀的文學創作理念,充滿神話精神和中華文明品格——特別突出了玉石文化;誠然作品又充滿著濃郁的特殊鄉土氣息和地域化特色,即連接中原文明和西域的東西方文明交匯地帶“絲綢之路”,大西北的歷史地理交通文化要義無需贅言強調,我們從文學敘事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種情感和思想。必須指出,全書人物語言質樸親切,簡潔明快,較好運用了方言俗語,極富情感色彩和表現張力,比如章的標題“文命是一條龍”“勸奶謠,候人歌”“文字被羊吃了”“補天記”“重述文字”等本身就特別棒,充滿魅力,易于激起人們的閱讀欲望和想象。

其五,作者在《禹王書》的文學創作中,兼顧科學嚴謹的寫實(許多的準確數據)和大膽合理的想象,這種結合之所以比較成功除了作家的稟賦,更多得利于作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實踐探索和奮學精神所積累的深厚而廣博的文化藝術儲備庫,經過作家精心醞釀而徐徐綻放,為我們生動繪就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的神話世界,表現的又何嘗不是當代中國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世界呢?就此而言,作家歷時七年多費心耗血完成這一長篇小說,并非只是輕松地寫寫小說講講故事而已,其實彰顯了作家更加深刻的思想意涵和文化使命感。
總之,《禹王書》有著超出文學之上的更深刻意義,是一部特別而且厚重的文史精品。

作者簡介:
李華,山東大學民俗學博士,寧夏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 2024-04-16隴原春日花正艷
- 2024-04-16【巡禮馬銜山】玉路馬銜山 文旅大環線
- 2024-04-15【巡禮馬銜山】劉云輝:《禹王書》中國玉文化精神探索的智慧結晶
- 2024-04-15【巡禮馬銜山】朱乃誠:《禹王書》大禹傳說新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