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間珍玩”聚金城 “能工巧匠”逐巔峰
甘肅省工藝美術行業評審認定即將揭曉

參評作品 李 超 攝
中國甘肅網5月1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 5月10日,甘肅省工藝美術行業評審認定工作會議在甘肅藝術館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此次共有參評作品799件進入專家評審環節,將有238位候選人競逐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這也是我省參評人數最多、品類最全、規模最大的一屆。據悉,參加此次評審的所有作品將于12日、13日在甘肅省藝術館向廣大市民進行展出。
本次評審認定工作由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承辦,主要包括甘肅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珍品及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四個方面。其中,品種、技藝、珍品為我省首次認定,開創了甘肅工藝美術行業發展先河。會議現場,還為選聘專家頒發了聘書。
本次活動得到了我省工藝美術行業從業人員的積極響應,評審委員會共收到申報資料417份,參評作品909件,申報范圍涵蓋雕塑雕刻、金屬、漆器、工藝花畫、地毯和掛毯、抽紗刺繡、美術陶瓷、天然植物纖維編織、珠寶首飾、民間工藝及其他工藝美術等多個類別。
經資格初審,符合條件的省大師候選人238人、品種15人、技藝35人、珍品38人,參評作品799件進入專家評審環節。據悉,這也是我省參評人數最多、品類最全、規模最大的一屆,反映出我省工藝美術行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是省內工藝美術從業者的最高榮譽,而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珍品的首次評審認定,更將遴選出傳統工藝美術代表性傳承人和具有地域特色、材美工巧的優秀作品,是對傳統手工藝品種及技藝的傳承和弘揚。
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名譽會長陳一珀表示:“甘肅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雖然相比發達城市還有差距,但卻擁有豐厚的拓展資源和發展空間。而舉辦評審的目的,就是為了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在諸位‘大師’的引領下,進一步推動我省工藝美術行業快速發展。”
據了解,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高技能人才“能參評”的問題,2018年甘肅省人社廳先行先試,制定出臺了“特殊人才職稱特殊評價暫行辦法”,至此甘肅開啟了針對作出重大貢獻的特殊人才實行“全破”的“綠色通道”,不受學歷、資歷、臺階、論文、身份等限制,幾年來此舉使眾多工藝美術行業的人才從中受益。
“選拔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選拔技能人才的良好途徑。”省人社廳職稱處處長向東表示:“近年來,我們進一步修訂完善了了工藝美術大師的選拔和評定,不僅在破除四唯方面做出了具體舉措,更從政策體系上涵蓋了工藝美術行業的技術人才。”
“如今的申報渠道絕對是暢通的,打破了各種限制性要求。”他說:“如2018年出臺的特殊人才職稱申報辦法中,就涵蓋了身懷絕技的怪才,這對于甘肅省工藝美術行業人才的選拔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這些精美的工藝美術作品,對傳承隴右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省工信廳副廳長黃寶榮表示:“傳承大師精神是時代的使命,也是行業的擔當,更是一種卓越的信仰,因此只有不斷挖掘各行各業的標桿人物,才能更好的弘揚和傳承這種精神。”
“評選工作意義重大,不僅是為甘肅,也是為國家,更好的傳承華夏文明。”他強調:“這是責任也是擔當,只有敬業、專業的伯樂,才更能找到閃光的金子。全省各地工藝美術行業情況不同,科學規范就顯得愈發重要,所以一定要確保材料、榮譽真實有效,切實將品質高尚、技藝精湛、行業引領示范作用強的優秀人才選拔出來,為未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推薦儲備好人才。”
黃寶榮感慨地說:“只有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工藝美術人才梯隊在各階段擁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讓工藝美術從業者在獲得榮譽感的同時,樹立‘新工匠觀’,進而潛心創作出更精更美的手工藝精品,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 超
- 2022-05-12【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喜迎省第十四次黨代會】讓莫高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 2022-05-12【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喜迎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建設敦煌學研究的高地
- 2022-05-12讓敦煌文化明珠更加璀璨絢麗——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弘揚事業發展綜述
- 2022-05-12“簡”述中國故事 “牘”懂中華文明——甘肅簡牘博物館全力開創文博事業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