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副長15米、高6米的大型臨摹復制敦煌壁畫《無量壽經變》在武威鳩摩羅什寺完美竣工,將于近期對外開放。

該壁畫是按照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唐代《無量壽經變》壁畫為原型,選址鳩摩羅什寺旃檀佛殿正面墻體,由敦煌畫院畫師張杰龍臨摹再創作,融入了敦煌莫高窟唐代112窟壁畫局部經變內容,與原作既有相似,但又不完全是原作。

壁畫展現了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畫面中阿彌陀佛結跏趺坐于金剛寶座上,手結施無畏印,肅穆莊嚴,頭頂上罩著華麗的寶蓋和幡幢,上方飛天撒花飛舞,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分座左右,供養菩薩四面環繞。

畫面的后方是亭臺樓閣,回廊里,左邊是白鶴展開雙翅,嘴里好像發出美妙的聲音,迦陵頻伽人身鳥尾,雙手弄拍展翅而舞,尾如卷云漩渦。回廊右邊,共命鳥一身二頭,展翅而舞,孔雀輕歌曼舞,展翅回首,還有翩翩起舞的鸚鵡,他們是能為人言而美麗的祥鳥,他們的聲音能增進人們善德的力量,促進人們早日進入想象的幸福世界。

壁畫中,飛舞著的樂器代表十方世界的妙音,精舍、宮殿、樓宇、樹木、池水皆為七寶莊嚴自然化成,所有的天人都置身于碧波蕩漾的七寶池中,整潔有序,清凈安詳。雖是描寫佛教極樂世界的宏大場面,但卻是以人間園林建筑景物為藍本,既有亭臺樓閣,又有綠樹寶池,顯得宏偉壯麗。整幅壁畫融入了敦煌壁畫的精神魅力,具有很強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武威鳩摩羅什寺始建于東晉后涼時期(公元38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根據史書記載,公元386年,鳩摩羅什來到涼州,后涼王呂光為安頓鳩摩羅什而修建了這座寺院,并以鳩摩羅什大師命名,令其居住,弘揚佛法。鳩摩羅什大師圓寂后,他的“舌頭”未燒爛,化為舍利,安奉于寺內舍利塔內,即傳說中的“三寸不爛之舌”之地,存放至今。

大型臨摹復制敦煌壁畫《無量壽經變》現身千年古剎鳩摩羅什寺,上演了一場跨越千年絲路的神奇邂逅,必將成為游客在鳩摩羅什寺游覽時的又一熱門打卡地。
中國甘肅網記者 李紅軍 攝影 張振國 劉忠
本期小隴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啦,關注《小隴畫報》,了解更多甘肅美景、人文歷史、獨特民俗,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新聞
- 2021-08-29敦煌壁畫經變圖(局部)臨摹復制工程在武威鳩摩羅什寺景區完美竣工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