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年冬天雪很大
冬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冬天的雪景也是我最盼望的場景。
其實,雪天本沒有想像的那么美,只不過物以稀為貴罷了,畢竟一年四季可不是季季落雪。
昨夜,我所居住的這個城市落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二場雪。雖然比前一場下得大,但我總覺得還是沒有兒時老家的雪景好看……
我的童年乃至青年時期都是在祁連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度過的。那時候,家鄉的天空特別愛下雪,隔三差五就會有雪花落下。幾乎整個冬天都是雪天雪地,整個冬天都在雪的陪伴下度過。
記憶中,兒時老家的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三天三夜,足足有一尺厚。
記得那是上初中的時候。日落的時候天氣格外晴朗,一夜之間,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早晨起來放眼望去,哇!好漂亮的雪景啊!整個村莊都是雪的世界,地上、屋頂上、樹木上、山川、田野都變成了白色,仿佛時間停止了腳步,天地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走在上學的路上,踩在快要沒到膝蓋的積雪上面,行走非常費勁。高年級的同學在前面開路,踩出一條路,我們個子小的踩著他們走過的足跡。回頭一看,身后形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雪溝,不禁令人聯想起紅軍長征時的艱難……
盡管如此,還有同學們在雪地里跌跌爬爬地奔跑著、追逐者,你追著我、我趕著你,場面非常的熱鬧。
到了學校后,整天全校師生都在掃雪。教室前后、馬路上、操場上,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幾個淘氣的同學把雪團抓在手里,趁同學不注意偷偷的放在后背里,那種涼涼的感覺至今難忘……
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條件比較艱苦,沒有城市里的孩子們幸福,更沒有城市里的房間通著暖氣,整個教室里只有一個用土坯砌成的爐子,爐面上放煤磚取暖。而且分給各班的煤磚是限量的,燒完了就得從家里往學校帶,這也成了歷年來不成文的規矩了。
那時候,冬天午休的時間很短,下雪天許多同學中午都不回家,拿個饅頭或者洋芋什么的放在爐子上烤著吃。條件差的同學拿一個小布袋子,里面裝著炒面,餓了就吃上幾口饅頭或者炒面,渴了就抓幾把干凈的雪就著吃!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條件真的很艱苦。偶爾給孩子們談起,他們都不相信,認為父輩們是在講故事。其實,那就是故事,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真實故事……
放學回家的時候,大人已經在上學的路上的雪地里掃出了一條小路。遠處,各家煙囪里冒出的炊煙和潔白的雪花在村莊上空匯聚在一起,上升的上升,飄落的飄落。房前屋后,到處堆滿了父親掃在一起的積雪。
晚飯后,我們兄弟姊妹幾個擠在火炕上,趴在一張一米見方的炕桌上看書、寫字。母親和鄰家嬸子就著微弱的燈光做著針線活兒。
窗外,雪還在飄飄灑灑地下著,整整下了三天三夜……
□陳克林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