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藏經洞發現120年 中國已掌握敦煌學國際話語權
據新華社蘭州11月9日電(記者張玉潔)記者從11月7日至9日在敦煌莫高窟舉行的“紀念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獲悉,中國已掌握敦煌學的國際話語權。
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被意外發現,出土了五六萬件珍貴文物。由于國力衰微,約4萬件文物流失海外。基于出土文物和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學逐漸成為一門“國際顯學”。20世紀80年代,流傳著“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說法。
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郝春文說,經過敦煌學人的奮力直追,到20世紀末,我國在敦煌學諸多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現在完全可以說,中國已經掌握了敦煌學的國際話語權。”
盡管文物流失四海,但全球敦煌文獻圖版及釋文的整理編寫工作基本都由中國人完成。“在胡語文獻研究等方面,國外仍有優勢。但不可否認,無論你是哪國人,做敦煌學研究都得讀圖版。這是基礎、是標準,也是我們掌握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標志。”郝春文說。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說,幾代敦煌學人不畏艱苦,堅守開拓,才使得敦煌學出現繁榮局面。
根據規劃,未來5年至15年,敦煌學頂尖專家將領銜完成“升級版”敦煌遺書全集編纂等8項重點工作,紅外攝像等新技術將與古老文獻結合,為人們呈現更多信息。同時,中國學者將繼續力促世界范圍內敦煌學的發展。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