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個武威太守造出螢火丸,他是世界上最早的化武專家?

東漢時期的涼州和周邊游牧部族勢力
東漢永平年間,武威太守劉子南,被強虜圍困后,使用一種名為“螢火丸”的道術藥丸,在箭雨中成功脫身。據研究,螢火丸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學武器之一,這位武威太守被學者們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學武器專家。
【1】 太守出巡遇見強敵
東漢前期,劉秀平定戰亂統一全國之后,在上上下下的努力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取得比較好的成就。但到了東漢中晚期,中央政府逐漸為宦官、外戚所把持,各地陸續陷入混亂之中。
當時的甘肅,由于地處西北,軍事、經濟完全依賴于中央政府的扶持,故而形勢更加嚴重。這個時期,西北羌人造反、匈奴滋擾的記載非常多。河湟地區是羌人造反最為嚴重的地區,羌人多次發動叛亂,他們或圍攻郡縣,或截斷絲綢之路,或奪取長城沿線守軍的物資。從東漢晚期到東漢滅亡,西北地區大規模的羌人起義就有三次。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的武威,自然也多次被戰亂波及。有的時候,甚至連武威太守的性命也岌岌可危。
這是永平十二年,發生在涼州武威郡邊界的一次大規模武裝沖突。永平(公元58年-公元75年)是東漢皇帝漢明帝劉莊的年號,正是東漢中期。
這位岌岌可危的武威太守就是劉子南。他以冠軍將軍身份兼武威太守。劉子南的“冠軍將軍”稱號聽起來很威風,但軍事才能有些弱,甚至無法掌控郡兵。
這天,他帶著人馬到武威邊界巡查,誰知卻遭遇劫掠的游牧部族。正常情況下,那些劫掠游牧部族,看見冠軍將軍、武威太守出行,早就撒腿溜了。可這次,這些強虜看見太守旗號,不僅不躲反而圍了上來。
無奈中,劉太守率領的郡兵,擺開陣勢,同強虜交鋒。雙方亂打一氣,郡兵首先撐不住了,全都撒丫子跑了。可劉太守沒有辦法跑啊,官員有守土之責,帶頭跑,那是重罪。當然,也不能傻乎乎留在戰場上,那怎么辦?就往山上跑吧,躲一陣是一陣。于是,劉太守帶著隨從,跑到了一個小山包上,堅守待援。
【2】施放螢火丸死里逃生
強虜看到劉太守跑到了山包上,便將山包團團圍住,箭如雨下!令人奇怪的是,強虜射來的這些箭,飛到距離劉子南馬前數尺,就落地了。怎么也射不到劉太守的身上,這是咋回事呢?
一種說法是,劉太守身邊曾跟著一位姓尹的道士,法力無邊,強虜射來的箭,傷不了他。顯然,這是無稽之談。另外一種說法是,劉子南學道的時候,學會了制作一種螢火丸,能避開盜賊和各種毒蟲襲擊。這種螢火丸的配方,曾被記錄到《神仙感遇傳》中,后又被《千金翼方》所轉載。
配方大體如下:雄黃、雌黃各二兩;螢火、鬼箭蒺藜各一兩;鐵槌柄燒令焦黑;鍛灶中灰、羚羊角各一分半,研如粉面,以雞子黃并丹雄雞冠血,丸如杏仁大者。
這里面雄黃是礦物質,化學名四硫化四砷,通常為橘黃色粒狀固體或橙黃色粉末,質軟,性脆。常與雌黃,即三硫化二砷、輝銻礦、辰砂共生。雄黃加熱到一定溫度后,在空氣中可以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依據這個配方,學者們認為,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燃燒性化學武器的制造配方,劉子南或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學武器專家。
人們推測,當時劉子南將螢火丸用干草包裹點燃后,投擲出去,造成煙霧。導致圍攻者視線受阻,影響了弓箭的準頭。強虜看到射不到他,以為他是神仙,就解圍而去。劉子南也由此逃過一劫。
【3】螢火丸藥方廣為流傳
回到武威城里,劉子南就把這種藥丸分配給郡兵中的子弟。據記載,這種螢火丸是這樣使用的:“以三角絳囊盛五丸,常帶左臂上,從軍者系腰中,居家懸戶上,辟盜賊諸毒物。子南合而佩之。”據說,效果很靈驗,這些人同樣沒受過傷,當成傳家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這個藥方廣為流傳。青牛道士封君達把藥方傳給了安定皇甫隆,皇甫隆傳給了魏武帝,才漸漸傳到百姓中。人們把這種藥丸叫“冠軍丸”或“武威丸”。
劉子南能死里逃生,除了螢火丸的作用外,另一方面也和當時的局勢密切相關。東漢中期,漢王朝的震懾力猶在,強虜一般都不會明目張膽攻擊州郡,更不會直接殺害政府高官,如果那樣做就是公開造反,為中央王朝所不能容忍,肯定會出動大軍平亂。這也許,就是劉子南能逃過一劫的根本原因吧。 撰文/王文元
相關新聞
- 2019-10-17這個武威太守不尋常 在中世紀,用步兵, 打了一場高科技戰爭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